好強喔~林以樂,再次讓人發出讚嘆的女人(還有什麼類型是他無法做的嗎?)。如果他願意繼續的話,這首要變成Drum&Bass也絕對沒問題的吧?以一位DJ的角度來聽這首歌,中間那段吉他,以及和聲,大家難道不會想聽到這首變成像Prodigy那類的英倫碎拍舞曲嗎?或是,有沒有人記得曾經有個風格名約Big Beat,代表人物是Fatboy Slim。真是難得聽到林以樂有這種饒舌小子的衝勁㖠!就讓我來代表各位敲碗吧!寫了、釋出了、被聽見了,不如就完成它?相信一定會是很厲害的東西。
…查看完整內容去年金音「最佳電音專輯」獎得主Wring Out Laura推出兩首作品,分別以「未來」和「節慶」為主題。而〈Artificial〉一曲令我想起由配樂家鈴木慶一為北野武電影《座頭市》譜寫的配樂,特別是電影結尾的慶典,同樣是以太鼓節奏為基礎的碎拍舞曲。只是相較於鈴木的作品多用原音樂器,本曲類型更接近Jersey Club的大鼓連音以及合成器低音聲響,使得它更具有當代電子舞曲的味道。此外歌曲中的Clap和Crash也非常適合與各種Voguing House相提並論、彼此聯繫,因而也就更擴大了它能夠對話的音樂類型!
…查看完整內容稍微有點日系的流行碎拍/D&B,在地下醞釀好一陣子的碎拍風格這幾年從英國回潮,捲到現象級韓團登上浪頭,在臺灣也出現一些年輕朋友從bass music、Chicago footwork和Jersey club、Baltimore club等舞曲脈絡開始延伸、製作這樣的風格並日臻成熟。希望能聽到更多如同這首歌曲,達到一定水準的作品:帶著動漫感偏亮的音色、舞曲風格的節奏,多少讓人感覺輕飄飄、捉摸不定,但它不正符合了人們在這個時代所感受到的不穩定與虛幻?而這些正是能與Gen Z、Gen Alpha對話的元素啊!
…查看完整內容that's cool
我認為周穆的饒舌不能單純被放在Hip-Hop範疇下理解,他的唸歌方式與其說是饒舌歌手,個人覺得反倒更適合與Gil Scott-Heron之類的靈魂詩人並置,特別是像晚年的Gil Scott-Heron曾與Jamie XX合作的電子饒舌實驗。我們不會說這是Hip-Hop,但它依然受到廣泛的認可。在他字裡行間的意義與音樂性大於韻腳的punch,這種不太在意韻腳而強調敘事的作詞方式,也讓我想起某些1980年代如張艾嘉、王新蓮等人,以及部份民歌時期接近新詩的作品。
…查看完整內容大感謝陳涵聽及評論🙏在飄浪之中為我指出脈絡,有撥雲見日之感!很開心!謝謝🌟 個人在製作時本心為:態度始終忠於嘻哈🔥much love!!
耳聞曾獲金音獎「最佳電音專輯」的FunkyMo發布新單曲,身為老友當然在上架第一時間立刻收聽。然而卻發現這次發表的曲目並非電子音樂類型,反倒更像是某種「90年代新臺語歌」的再詮釋。我所謂再詮釋,體現於他的合成器使用方式:其實,雖非純粹的電音類型,但在迴圈中仍然能夠聽得出實驗或環境電子音樂的影響,融合過往新臺語歌的藍調搖滾味,反而在聲響上產生了奇異的新鮮感。過往樂迷會對這樣跨類型的嘗試感到困惑,不過我想這大概是他這五年來站在幕後與樂手身份觀察,找到切入臺灣樂壇的新角度吧?
…查看完整內容原來喜歡的人會蛙化,原來人有毒,原來人面虫心。用簡單帶點宅錄感的配置完成了有趣的Bossa風歌曲,輕柔的歌聲,歌詞中卻有非常當代、非常尖銳而諷刺的反差。除了吉他之外的演奏、編曲、製作,皆由童心包辦。在器樂的呼應對話、和聲和節奏的部份都有非常多的空間,有種發散、留白、節制感,給予人們更多的遐想空間。目前已被少數先行的聽眾譽為寶藏歌手,我同樣也對他接下來的發展感到期待。
…查看完整內容謝謝涵編💖太喜歡這個comment 了!
陳涵真的寫得好好,追了童心這麼久她終於被看見了!!!
Neo-Soul本是90末、千禧年初一股受爵士樂影響的R&B潮流,大概自10年前回潮開始有一群如Jordan Reikei、Tom Misch、FKJ……等新星,臺灣同期起步的大概就屬9m88、Linion、黃宣等人。從當時推廣「黑樂」、「grooving」的R&B、Soul到現在的大嘻哈時代,其實爵士樂已然深深植入當下的臺灣流行音樂。Resa Club甫推出的新專輯中,這首歌曲就很容易就讓人想起小號手Roy Hargrove的經典組合The RH Factor,同為集合饒舌與靈魂歌手,以爵士為基底並摻入濃厚Soul/Funk和Hip-Hop風味的新靈魂作品。
…查看完整內容同為Roy Hargrove/ The RH Factor的粉絲,能收到這樣的回饋真是莫大的殊榮,謝謝達人的用心分享和推薦,非常感動🥹✨🩵
關於這種音樂,你想起黃俊雄布袋戲、我想到塔倫提諾、他想起盧貝松電影……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挪用、再挪用。別忘了衝浪搖滾開始時是由西方樂手(嚴格來說,歐亞移民第二代)大量採納中東傳統音樂元素,從而紅極一時;爾後又透過冷戰軍力部屬影響了亞洲美軍駐點國家如日本、菲律賓、臺灣等地。而臺灣有趣之處在於布袋戲中大量抽離脈絡的再次挪用,加上電影、影集樂此不疲地置入,無論用以懷念1960的加州風情,或者光怪陸離的異國奇情。塑膠Boy(s)將這樣總匯的特質再次搬演,再次於異時空為衝浪音樂染上新的色彩,一輪一輪的吉他輸出緊湊且駭俗,堪比浪上跑馬(which means 一個扯),狂!
…查看完整內容過去常把這類相對馳放的聲響一併稱為「Jazzy Hip-Hop」,後來從取樣的段落長短、是否有即興元素納入考慮,會稱這樣的歌曲是「Mellow Hip-Hop」,不過這幾年因為宅錄編曲盛行的關係,這些東西相對於大成本的製作,也常常就被稱為「Lo-Fi Hip-Hop」了。無論如何,鬆鬆又溫暖的instrumental beats往往會是歌曲的核心,近年的詞曲趨勢,相對於過往大敘事的意識饒舌,更多藝人們改朝向內在的探索,從個體的訴求出發感染聽眾,在創作的各方面皆呈現出以簡馭繁的功力。
…查看完整內容〔side A - Disco〕 原為 2023 年【SUBTROPICAL WAVE】活動週邊,因錄音帶廠商製作品質太差,被我退回銷毀。 釋出混音,有緣再製。 A 面,多為臺灣、香港等地 Disco / Synth-P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