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聽到〈最後一次羅曼蒂〉就覺得很不得了,本週又釋出一首律動Funky的〈Strawberry Kiss〉,再不推薦太說不過去!讓我感覺驚喜的還有他們整體形象和視覺都相當地完整,包括他們的IG和YT頻道,很難想像這是一個新團。回到音樂,與他們所營造的形象相符,帶有復古感的80風味閃亮音色合成聲響做為和聲,雖在舞曲向的曲目中位置比較後面但其實也能發現(在流行感強的曲目就變主角);此外想請大家留意的就是貝斯了,在行進轉換間透過許多切分與延遲的節奏感挑動人們移動身體,副歌後角色吃重,與節奏吉他共同撐起歌曲的「彈性」。期待在正式發表時能聽到更多的器樂對話。
…查看完整內容貝瑞感謝你!!
對不起我跟他們不熟(吧?)但喜歡他們這種「laid laid」、慢慢的演奏,讓我聯想到波士頓出身的Jazz/Soul樂團Lettuce或者Adrian Younge的爵士復興企劃「Jazz Is Dead」系列中的某些作品。節奏組在開場有點溫水煮青蛙,直到1:40秒左右節奏變化人們才發現自己早已經掉入其中,小號solo與吉他交織,而最後的和聲堆疊則讓人想起(由Adrian Younge製作的)Venice Dawn,或者瑞典樂團Little Dragon,有些當代靈魂樂的味道。
…查看完整內容Adrian younge 真的是太會切了 🥲 唱的時候以為是cortex⋯ 其實心裡面住著性感的Laura leezey
Super Napkin去年的〈我在想〉是我的年度愛歌,當我還沉浸在那張雙EP時,沒想到他們這麼快又發了一張!在1月的「Fariends, not Fan」活動首演,並在上週數位上架。問起這首歌,「所以我根本沒彈琴其實」小帕如是說(我要笑死~)。還好我問的問題是效果器配置,結果跟〈我在想〉是一樣的。用 Rainger FX 的 drone ranger 製造合成嗡鳴;高音 freeze 是 Generation Loss MKII 的。到破音的時候增益前兩者,然後吉他回送。「我已經感受到那個大聲了」我回覆小帕,大家應該也可以吧?希望四月他們專場有機會現場見證那個轟轟轟~
…查看完整內容甫推出便已經造成團圈中一股小騷動的這張作品。大家還記得衝浪搖滾嗎?那種1960年代美國西岸搖滾樂手透過夏威夷和中東音樂來想像的異國風情,冷戰時期透過美軍影響力(基地與俱樂部)深刻入亞洲的搖滾樂紋理中(見前些年造次映像引進的《投機者樂團:愛的鼓勵》)。所以,喜歡老Tone的吉他搖滾都會愛這團吧?製作人方博說:「整張專輯的鼓乃至其他樂器不應該是用vintage的方式呈現……」針對這點詢問,他的回覆是:「vintage……比較lofi、頻率不完整、破一點……後來還是選擇比較清晰的聲音。」這麼一提,我想那可以用Khruangbin或Black Pumas(其實較偏靈魂)來類比嗎?方博回覆道其實在鼓的部份希望做到:「接近龐克或grunge的鼓。」因此也與前述兩團有所不同。所謂「乾淨的聲音」搭上「有龐克打擊感」的歌曲,我想,從〈一個人去游泳〉這首歌曲就能聽到最好的例子,特別是在2:35之後30秒的重複堆疊,就能聽到層次分明且強調鼓擊勁道的聲音。
…查看完整內容團圈在哪?我也想加入
連續三週能推薦D&B/Breaks相關作品真的很令人開心,期待接下來還能聽到更多創作者的發表!臺中「洞穴The Cave」的創辦人Scott Noise多年來致力推動電子音樂場景,近年也企劃許多瑞舞相關活動,整體而言對我來說是偏向過去所謂英倫「另類舞曲」的脈絡。這首混音單曲透過精巧的取樣拼貼、合成器合音聲響繚繞打下的謎樣基底,break down後帶出鬼魅的頻率加入取樣內容進入末段與outro。就聲音與旋律的方向,無論是以IDM、Liquid D&B或Jungle都是非常容易銜接的,由於作者也提供了免費下載連結,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在活動中試試。最後也想提醒大家留意,其實李心潔的〈自由〉以及它的作者張震嶽的〈Free Night〉都是具有當年D&B及碎拍味的歌曲,希望大家能不只由K歌的角度認識這些經典!
…查看完整內容電子類全才的Wring Out Laura釋出碎拍實驗習作!就如上週推薦E1and時所說,碎拍類型這幾年已經普遍地受到各國音樂人注目,獨立音樂圈更是早有復燃跡象。通過Low-pass Filter的碎拍鼓聲,出沒在合成器如低音號角般迎面襲來的同時加入頌唱與刮碟回送聲響,高音銅管樂般的合成聲響從頭上掠過,猶如正在穿越神聖通道的聖靈,亦是常人所無法理解的幽靈。
…查看完整內容雖然僅僅是demo狀態,樂見臺灣開始將UK Breaks/Drum&Bass納入製作考量。事實上,去年底一直到現在我都能在各種大小派對場合聽到韓國女團New Jeans突破性的單曲〈Ditto〉,亦是碎拍重返主流的代表,令人感到振奮。況且,早在前些年,獨立電子音樂領域便開始有D&B回歸的趨勢,可見於Boiler Room以及各大音樂祭的陣容或轉播。臺灣的D&B場景經常與Dub和UK Bass聯繫,近期也有由Formosa Sound System音響團所舉辦的「灣樂福耳摩沙 One Love Formosa 雷鬼音樂節」,邀請來自牙買加、英國的DJ藝人共襄盛舉。若能一併將之推廣至主流聽眾接收範圍,或許臺灣黑人音樂和舞曲音樂圈將發生更多有趣的事情也不一定!
…查看完整內容Eland我婆
首先要說的還是那個從頭到尾壓迫著的貝斯聲,必須坦承自己是被它所吸引。那種後龐克瑣碎又高速的律動,踮起腳尖再落下的同時點頭、身體像抽搐一般地抖動(跟著密集的高鈸聲)。主題是帶著點自毀與反社會的傾向,伴隨腦邊不斷地響著奇怪的低語,反覆書寫又劃去的筆跡、一張張揉爛的筆記,最終丟入火焰中成為灰燼。語言的終結是吉他獨奏(反英雄)的開始,而後穿雜不協調不完整的撥弦單音以及合成器扭曲短路的聲響,隨著最後的重複吶喊與和聲,儼然已「提起屠刀,立地成魔」。
…查看完整內容DJ Makoto在他的迷你專輯《WHAT YOU UP TO?》中充滿著迷濛的電氣氛圍,值得大家整張連續聆聽其鋪陳。推薦的〈Shut the Mocl Up〉是一首讓人不自覺地隨之起舞的歌曲,依據觀點不同它可能會落在Balearic、Chillwave或Deep House三種類型之間,端看大家把焦點放在它的打擊樂器、環境效果與旋律抑或它的電子合成器貝斯上。由合成器繚繞空間的和聲開啟,打擊樂器接續引領出電子鼓與合成貝斯的舞動基礎,再讓吉他與鐘鳴般的琴聲寫意地將樂曲完結,絲毫不拖泥帶水卻也令人感到意猶未盡,必須反覆品嚐~
…查看完整內容分享一些這陣子自己喜歡的音樂。 # 演出者 音軌標題 1 The Whisperer A Little of Autumn 2 LÜCY & Hitsujibungaku OH HEY 3 Super Napkin 我在想 I'm Thinking 4 必順鄉村 乎恁的歌 5 天使心 梅爾瓦娜的祝福 6 河豚子 "陳振昌,你是隻猴子" 7 赤楊 古厝 8 霓虹愛神 在消失之前 9 百合花 到遮看破 10 Angel Baby 風 11 鱷魚必殺技 穴居人 12 Carsick Cars 中南海 13 當代電影大師 明芬 14 午夜乒乓 青春劇烈物語 15 Everfor 朋友圈 Circle of Friend 16 Everydaze Tangerine Dream 17 Wha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