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秒,聽起來或許只是一首Intro或Interlude的長度,不過,當初J. Dilla也是透過一首Intro曲征服我的耳朵。長期堅持Lo-Fi路線的錐頭發表了單曲,沒有什麼是多餘的,也沒有缺少什麼:取樣循環、大鼓、高鈸、小鼓,鐘鳴聲遲滯的低頻推動全曲行進,就如Dilla的〈Fantastic〉。
…查看完整內容本週推薦Beatmakers Taipei為龍虎門《買榜》所作,超過30位創作者的混音帶。自己特別推薦五位:超洗腦的Haruki的Synth Pop版本;新銳Future House製作人Dusa;Peter Wu的Acid Jazz版;BLEZ的Chillout和ODd的Jazz Hop版本混音。
…查看完整內容本週有蠻多好東西都值得推薦,但「DJ熊拍姐」的極簡打鐵曲目還是用它單純的兩個音符循環與節奏,在三秒鐘內把我帶進他的狀態內(或許跟自開場就進鼓聲有關)。數位密境之歌,有林中雨水滴落和蟲鳴般的合成器之聲,亦有匿蹤動物騷動的印跡,暗示著下個階段。隨著語言的揭露,節奏經歷重整,消逝在帶著它起步的兩聲迴響中。
…查看完整內容喂喂喂~終於盼到你啦,雷頓狗!若大家還不熟悉他,可以參考SV今年初幾位樂評、策展者一起評選的2018值得注目獨立藝人專題。原本已鬆軟的原曲,在雷頓狗操刀混音下,竟出現類似Toro y Moi的Chill Wave潮感!合成器貝斯從副歌開始加入並延伸到曲末,是我覺得最聰明的地方,非常克制且有效的應用!
…查看完整內容ACG系統出身的音樂創作者們,似乎都非常有意識地使用音色、分配各種器樂之間的平衡呢!這首看來暫未完成的習作,卻也有著極明確的編曲思維。基本是一曲帶有future感的日系techno。除了虛擬的笛聲是全曲的主要角色,奠定此曲的「東方」意境之外,合成器的選擇其實都可以聽見YMO所影響的日本流行音樂色彩。
…查看完整內容〈Day 1〉是一首略偏極簡的tech house,聲音讓人想起當時在Agnes b.工作時曾經引進的慕尼黑廠牌Smallville Records。由合成器與琴聲開始堆疊節奏與取樣人聲,以house經典的偶數拍clap激勵,以細切的hi-hat挑逗人們舞動。曲末高潮處整合各元素後瞬間飄散更添餘韻!
…查看完整內容成員來自杭州與美國的香料樂團發行首張作品《無限電阻》,無論音色與混音都秀異獨特。單曲〈同步率〉格外引人側耳,是有趣的聲音效果實驗。在原已極佳的節奏、吉他聲響之外加入電子鼓、合成器,及迴響、扭曲等效果。在開場、段落結尾和單曲結束的時刻,更利用回放效果製造不尋常的啟動與中止!值得每個創作者思考的新鮮感!
…查看完整內容電子/遊戲動漫音樂創作者3R2近期發行了《tek.experience》,6首歌曲的EP迷你專輯。顧名思義,這是一張以Techno為主軸的作品,其中對於各種舞曲鼓組、Acid合成樂音、取樣元素均有精準且獨到的應用。目前街聲平台上有三首曲目,今次推薦單曲是取材民俗樂團,對於臺北在地宮廟文化場景的詮釋。
…查看完整內容年前新工作室開張後,吠人持續著他的音樂實驗,將他的作品搬入玩劇島小劇場的空間內。相較於Youtube平台上充斥各類功能性的聲響創作、混音專輯,這種全程一小時的電子環境音樂live set,在街聲上面絕對不常見。此舉也拓展了街聲平台的可能性,或許在不久之後街聲上也會有更多不同機能的現場混音、即興作品。
…查看完整內容加長混音的概念源於迪斯可,應播放需求,由DJ/製作人將原曲中的精華段落重複,有時也加入其他原曲未收錄的器樂演奏。在本次〈Come Closer〉單曲,Dizparity邀請旅居倫敦電氣女聲Fiona Huang。而加長版中更多了一分鐘精彩的獨奏,及更完整的Funky吉他做結!年初有神曲,當然要力推!
…查看完整內容〔side A - Disco〕 原為 2023 年【SUBTROPICAL WAVE】活動週邊,因錄音帶廠商製作品質太差,被我退回銷毀。 釋出混音,有緣再製。 A 面,多為臺灣、香港等地 Disco / Synth-P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