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賀退伍!標題讓人想著是不是什麼饒舌張惠妹,原來是取樣自Pete Rock & INI的地下經典。曾和蘇同學討論Melo跟Jazz Hip-Hop的差異,他認為儘管許多人把兩者混用(這陣大家又會以Lo-Fi統稱了),概念還是有所不同。我的理解,後者更接近Boom Bap,更重取樣切割,如同本曲。
…查看完整內容這陣子最常對話的人大概就屬百樂門的阿昌,此人對音樂最常下的評論便是「捕捉到那種,龐克對青春的躁動……」在他車上聽過這首歌後,跨年那夜又一次接受聽眾點播它,在場所有人都再也忘不了:節奏組一路衝刺到底的速度感,管樂和吉他的加入、獨奏的抒情與激情,失意青年痛哭或痛幹,無論如何,你還有啤酒、還有朋友和音樂!
…查看完整內容我願稱夢東的音樂是帶有奇幻色彩的「民俗聲響實驗」:在他們的音樂中,或許旋律、節奏都是傳統的,但他們創造的聲響和營造的氛圍卻又符合當代電子或流行音樂的特色。鼓和貝斯的表現突出,位置也比其他器樂更靠前,以其為驅力、充滿能量。中後段合成器加入與主題的太平簫與人聲長哮合奏,如同將視角由遠而近地掠過北境莽原。
…查看完整內容MoonD'Shake的聲音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加州的The Marías,冷冽夢幻卻有令人無法靜止的律動,前作的Synth Pop讓人跳著跳著都要飄起來。而這次〈Sunrise〉曲風則更近Indie Pop,非舞池內的身體性卻也溫柔搖曳,曲中的吉他和小號獨奏,曲末的合成器更是一次次地將情緒引至新高度!
…查看完整內容推薦將盧家齊和德國實驗樂手Yair Elazar Glotman的電子音樂企劃如KETEV、Blessed Initative並置聆聽,應同可歸類為Post Techno。相較破地獄的發表,《0》的節奏明確,是相對容易入手的作品。合成器扭曲碎裂搭配敲擊聲響與細碎卻不刺耳的銅鈸,造就本曲強悍的律動感。
…查看完整內容一首Downtempo勸世唸歌。喜歡阿洛尼亞超高倍率的景緻速寫,彷彿以天文望遠鏡高速往返於景物之間,從中創造「夢幻泡影」般的錯覺。喜歡Wring Out Laura在這首歌曲中玩的鼓聲和殘響效果,在過門橋段的效果使用將人聲語音和鼓聲同時抽出原本的時空,呼應著歌詞,傳頌、傳送在宏觀與微觀宇宙的知覺間。
…查看完整內容哈哈,這個很可愛!讓人想起Bedroom Pop、宅錄剛開始的那幾年,現在有很多號稱做「Lo-Fi」的東西都太花俏了,滿到無法呼吸!反而是這樣有點呆呆的反覆、不知所以然的和聲以及自言自語的呼喊與回應,說著再日常不過的對話。簡單的吉他和弦和鼓組編排,沒有頻率過高的聲響,不知不覺就會讓人反覆播放好幾次。
…查看完整內容有如Men I Trust般的夢幻聲音!距離YILITH歌曲demo發布至今正式發表相隔兩年,相較於demo版,EP版的一切都更飽滿!吉他與鍵盤、貝斯的距離,聲音更平衡和諧,也因此樂團的整體感變得更好了。主唱小奕也可在細節中聽出不同,過去句尾或稍弱的聲線現在更紮實。連調整配唱的史達也大讚這團超難得!
…查看完整內容哭死!整張推!記得「師大公園地下司令」Ahblue曾和我說過透雜在日本演出時有大叔淚流滿面地感謝透雜在這世代留下他們的記憶。有人說當代像透雜,也有人說他們像花兒和刺猬,不過我認為他們若有共同點,那就是像隻幽靈,捕獲所有當下的不合時宜。此外,在音樂中,不管詞曲或器樂透露出的憤怒,更讓人感覺動力與希望。
…查看完整內容〔side A - Disco〕 原為 2023 年【SUBTROPICAL WAVE】活動週邊,因錄音帶廠商製作品質太差,被我退回銷毀。 釋出混音,有緣再製。 A 面,多為臺灣、香港等地 Disco / Synth-P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