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有點帥啊!那個貝斯咚咚咚咚地讓人想起80年代的後龐克,然後吉他開啟的效果又帶著新浪漫飄渺的空間感:基本上就是個讓人在電子音樂上下律動的舞池中又能夠輕輕地左右搖擺的狀態!撥弦樂器的合成音響帶著另一種異境氛圍,輕易地將歐陸感的歌曲帶向遠東;打著16分音符的合成器高音則在時間向度上給予高科技的未來感!
…查看完整內容衝著808牛鈴聲來的。凹與山專輯中探討了許多這世代的關係與告別,這首緩步前行的電子靈魂樂亦然。喜歡歌曲中似逆行著的弦樂合成音色與貝斯融合在伊始便奠定厚實的基礎;管樂合成聲響和吉他則提供了溫暖的和聲頻率;在與梨農之間的對話與多個層次重複合唱著主題,想起《Eden》的描述:「在冷冽電子節奏中加入人性」。
…查看完整內容很棒的環境與迷幻音樂融合,特別喜歡最後三拍子的迷幻吉他,讓我想起愛團Funkadelic的〈Maggot Brain〉。全曲大至分為三段,首尾相連。其中讓取樣的潮汐聲響不斷融入合成器、吉他、白噪音之中,並以警笛、西索米取樣做為轉折帶出次段的噪音實驗,隨著持續的高頻音色漸弱,和弦進、吉他出、潮汐更迭。
…查看完整內容聆聽這首歌就像在欣賞一部庫斯度力卡的經典,濃烈的黑色喜劇風格以及羅曼人(吉普賽人)的音樂元素,同時非常(甚至可說是異常)豐富地融合諸多如華爾茲、探戈、歌劇……等元素,一場華麗的文藝復興。能將插電與不插電樂器、人聲合唱都融合而不顯突兀,此起彼落的元素對話充滿張力,我對於本曲的混音工程人員同樣充滿敬意。
…查看完整內容《夢迴》整張專輯的概念頗為完整,全輯充滿實驗節奏與東方傳統器樂元素。〈軀殼〉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讓一支「很數學」的貝斯和古箏同時存在一首歌曲,特別是兩者在最後一分鐘左右的交會,貝斯從與sub的和鳴裡頭冒出來~合成器與鼓組在這裡營造了一個開闊的環境,掌擊的反拍節奏做為索引,更讓實驗聲響能聯繫至當代舞曲。
…查看完整內容工作沒能跟到百樂門的專場有夠殘念,套句樂友石豆頁的說法「BB彈這張真的很爽!整張直線幹完沒有給你超過3分鐘的!」這首歌前兩段不同情緒展現在主旋律及文字的節奏感上,前段以大鼓和貝斯速度感呼應開始的順利,一分鐘左右間奏吉他出現陰暗的轉折後以此為基礎一連串鉅變,怒罵現實出包,第三段則是一字字幹出的小結論。
…查看完整內容暑假第一週非常熱鬧!值得關注作品眾多,不停重複的就這首!這個版本相較起demo的indie pop取向,瞪鞋味道更強,帶著80末90初的低傳真迷幻,真是居家旅行必備良藥!劑量加強的浪漫!同時,相較於demo,專輯版的結尾淡出讓人有更多想像空間,蠻期待現場演出可以看到某種樂手競飆的extended版~
…查看完整內容是可以重複播放多次也不會聽膩的可愛Indie Pop單曲!簡單的鼓組和合成器編制有種臥室製作人的特質,不過間奏旋律的合成器其實帶著點夢幻(Dream Pop)味。此外,鼓雖簡單,但和合成器節奏組與人聲搭起來的節奏感卻很乾脆俐落,加上打擊樂器組在小節末加入切分音,也使歌曲更具備讓人想隨之起舞的律動感。
…查看完整內容那前面五秒就讓我聽完整首歌分享?
是真的在臥室做的唷,而且還是雜亂小套房(。・ω・。)
〔side A - Disco〕 原為 2023 年【SUBTROPICAL WAVE】活動週邊,因錄音帶廠商製作品質太差,被我退回銷毀。 釋出混音,有緣再製。 A 面,多為臺灣、香港等地 Disco / Synth-P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