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推薦個Podcast系列。還有什麼能夠比聆聽詞曲創作者和製作人對談更直接地理解一首歌曲呢?這是兩位金音獎電子音樂類獲獎者邱比與黃少雍(派樂黛唱片)關於自己歌曲元素的詮釋:在邱比新專輯《文青》之中的〈我的天 Anxiety〉。聽眾可以理解創作者和製作人如何理解聲音所代表的符號、他們如何處理歌曲中的轉折,製作流程中的細節、思考方式,以及創作者生命歷程與歌曲之間的關係。學習他人如何處理、利用音樂來描繪形象、景象,不再只是第一時間的好聽與否和感官刺激,有助樂迷欣賞歌曲的更多層次。
…查看完整內容大家!今年中秋音樂首選!(沒有啦~)這首歌曲的「抑鬱感」以及「異域感」來自衝浪吉他傳統的異國音階,而這些年使用衝浪吉他異域元素的樂團,如曾來訪的Khruangbin、Glass Beams,以及今年聲勢看漲的La Lom……等,相信大家應該也都不陌生。人聲和聲倒是讓我想起以前順子的歌像〈Gypsy Woman〉、〈Open Up〉,也有類似的風味。喜歡歇段Keyboard有種畫龍點睛的轉折效果,沿著和弦進行、打擊樂器與吉他獨奏將樂曲推向高潮,個人會傾向將這個段落與某些受西亞音樂影響的佛郎明哥或拉丁搖滾樂做有限度的類比及延伸(以DJ角度)。整體而言,臺灣在地能有這樣充滿層次的作品,非常值得興奮!
…查看完整內容這首歌曲對我而言是「夢幻聯動」,最喜歡樂團、beatmaker與新靈魂馳放女聲。整體而言音樂讓人想起如Four Tet、Caribou與The XX等講究環境與氛圍的獨立電子音樂藝人/樂團。原曲帶有懷舊的合成器聲響有些80復古synthwave的味道,在重混後加入的人聲和聲遙遠而廣布像是有著更開闊的聲響呈現與相應的「空靈感」,少了幾分憂鬱的懷念;多了些悠遠的盼望。這張混音企劃呈現出由獨立樂團所主導,與DJ/製作人的合作,在改變原曲、以舞曲類型呈現的同時,維持著藝人本身的氣質,是非常值得所有人借鑒的示範。
…查看完整內容Love it!GuyL上次在SV的發表已經是2019年,他的新EP《Mentl Illness》花費了五年時間。五首歌曲,你仍能聽出他的Future Bass、Downtempo元素基底,而在這之上,加入的是更多的R&B以及Jazz感的器閱讀奏,以及不限形式的取樣環境聲響。這是一張值得反覆聆聽、玩味的迷你專輯,後製聲響處理也已臻成熟。並非舞場的高速衝擊,在相對馳放的鋪陳中以靜謐、空間感與各類聲音元素製造與眾不同的張力。推薦整張聆聽。
…查看完整內容臺北的Minimal/Micro House製作人Koliseum以及他所發起的廠牌「Evaporate蒸發」是於全球小眾舞曲圈內知名的單位,他們於去年受邀與北歐(挪威)的Minimal House廠牌Sous-Vide Records合作推出《SVRSR022》單曲,全輯上架街聲,建議對電子音樂感興趣的朋友皆可嘗試。臺灣的環境電子音樂與極簡流派置於全球的眼光下,其實有著不亞於歐陸、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易於親近、取樣的自然資源。近年頻繁跨國接軌的Koliseum以其沉穩、細緻而不刺耳的聲響聞名;在中低頻的處理上同樣圓潤而不壓迫,有別於刻板印象中,為大型音樂祭和商業舞廳服務的「電子音樂」。
…查看完整內容〔side A - Disco〕 原為 2023 年【SUBTROPICAL WAVE】活動週邊,因錄音帶廠商製作品質太差,被我退回銷毀。 釋出混音,有緣再製。 A 面,多為臺灣、香港等地 Disco / Synth-P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