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的2-Step節奏與日式ACG電子聲響的細緻顆粒,充滿未來感的合成管樂低音,加以金屬樂質地的效果。兼具衝擊的速度感與馳放人聲的歌曲,能將人們拋入虛構未來中的所有畫面和位移,因此也能想像它成為一部屬於未來少女的動畫主題。期待在派對中有人能夠利用這樣的歌曲連結ACG與舞曲文化,又或以音樂類型而言,成為UK Garage與金屬之間的聯繫。甚至,在日本偶像文化與英國次文化之間撐出某種「臺灣詮釋」的空間。
…查看完整內容怎麼能讓人等十年的啦!能在年底聽見新專輯簡直是救贖!邊聽邊想著《國王排名》之類熱血的動畫劇情,看似弱小的主人公們有著無比強韌的意志。瞪鞋起家的河豚子,吉他聲響的處理仍保有一定的色彩。前奏猶如壯遊前夕的集結號,鼓聲響起便出發,伴隨讓人怦然心動的歌聲以及左右擺盪呼應的吉他和弦。吉他獨奏的前後由悠遠的呼喊轉為高亢的和弦與鼓聲齊奏,似也呼應著歌詞「我與你」的兩個視角……追尋你的蹤跡,我是否也變得勇敢了?
…查看完整內容整張《So Smooth...》專輯都值得一聽,然而先抓住我耳朵的是這首歌。不知前奏薩克斯風取樣源,不過有點像Mingus的〈Moanin'〉。和奏部份也是以管樂為主的聲響;合成器部份則帶有點電子放克感「ㄉㄨㄞㄉㄨㄞ」Q彈Q彈的。穿插於後時而向前突出的薩克斯風獨奏片段帶點自由爵士味道,「衝出巨人之肺」所指涉想必是爵士的吧。是Coltrane、Sonny Rollins還是晚近《藍色巨人》原聲帶中的薩克斯風手馬場智章呢?我半天也找不著。不過,不急。Hip-Hop beatmaker最大的貢獻不就是默默地讓大家認識各種不同類型音樂,當我們某天與原曲不期而遇時,也才會發出:「啊靠!原來是它!」的讚嘆。同時,也對自己所不認識、沒發現的世界抱持敬意。
…查看完整內容若喜歡UK Garage類型,近幾年可以從Jorja Smith、Disclosure的作品中聽見,當然在今年更不能不提的還有BTS田征國Jung Kook明顯致敬UK Garage天王Craig David的那首〈Seven〉!順著韓國偶像如BTS或NewJeans等製作團隊的推波助瀾,相關的碎拍音樂類型於今年大有復興之勢。相較美式的Jersey、Baltimore Club;或者同為英國體系的DnB,這首歌曲的聲響在低頻聲響與大鼓的使用上相對地節制,速度亦相對放緩,顯得馳放。這樣相對「鬆」的特質,搭上Sabrina略顯慵懶的人聲表現,正好在硬蕊舞曲和傳統抒情歌曲之間取得平衡。不是低著頭用力往下;也不是嗨著跳起來,而是微微墊著腳尖、輕輕地點著頭、隨節奏彈著手指,讓人沉浸於其中面露微笑的歌曲。
…查看完整內容第一次聽到薩克斯風手潘子爵《沒問題少女》專輯中的歌曲,腦海中立刻浮現的名字是Grover Washington Jr.!包覆在在融合爵士的合成器與吉他效果以及弦樂聲響中的是個浪漫的Smooth Jazz魂啊!更像是首穿越時空而來的(80年代費城?)都會節奏藍調,一切都美得恰到好處、不慍不火。個人覺得專輯概念完整、樂手與後製都非常夠到位,是足以放眼國際的水準之作。它不是那種你聽了會覺得領先世界20年的專輯,而是讓人覺得「哇~好美!怎麼可以做得這麼漂亮!」然後覺得非得說服親戚朋友一人買一張的專輯!越聽會越愛,真的很紓壓……但我不想說Chill-Hop,我老派,我要說Smooth Jazz/R&B!
…查看完整內容旅外模組合成器藝術家MADZINE本次作品可分為兩部份:Rivalry of machines是其中較接近聲響實驗的部份;Starman Returns Again則帶有更多節拍和舞曲成份。我在幾個月前收到MAD傳來的訊息,可感覺得出來這是他認為很滿意的作品,終於大家現在能在街聲平台上聽到。這首〈Starman Returns Again〉的第五動,可說是其中最接近Minimal Techno的段落。隨著層層疊入的聲音不斷浮現,我認為這是聽者可以將身心投入、單純地讓節奏與聲響引領隨意地擺動,讓人暫時從思緒中抽離的作品。
…查看完整內容〔side A - Disco〕 原為 2023 年【SUBTROPICAL WAVE】活動週邊,因錄音帶廠商製作品質太差,被我退回銷毀。 釋出混音,有緣再製。 A 面,多為臺灣、香港等地 Disco / Synth-P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