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ording to your device's language settings, we also offer English (Global).
《入行論》輔導  04
《入行論》輔導  04

《入行論》輔導 04

Pop《入菩薩行論》輔導課程

  • 播放次數

    0

  • 喜歡

    0

《入行論》輔導  04

《入行論》輔導 04

月光喚清蓮 師言映心田
月光喚清蓮  師言映心田

發布時間 2014-06-13


歌詞

現在開始學習第四課的內容,逐漸趨入《入行論》的名稱和真實論義。
完整無缺、正確無誤開顯大乘道的這部《入菩薩行論》分二:一、論名;二、論義。
這是註釋的科判。《入菩薩行論》能夠完整無缺、正確無誤的開顯大乘道,這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完整無缺:論典是把散於各經當中的意義歸結在一起,然後整理出次第。《入菩薩行論》能夠完整無缺開顯大乘道的殊勝意義。所以,我們如果能夠認認真真地學習《入菩薩行論》、實踐《入菩薩行論》,相當於能夠完整無缺的實踐大乘道。
第二、正確無誤:這個也很重要。因為,如果論文本身沒有正確無誤的指示,我們在實踐的過程當中,越精進可能離目標就越遠。所以,正確無誤的開明大乘道的殊勝論典是非常重要的。而《入菩薩行論》正是能夠完整無缺、正確無誤的開顯整個大乘道的殊勝修法,這就是一部最為殊勝、了義的論典。
《入菩薩行論》分兩個科判,第一宣講論名,第二是論的意義。
甲一(論名)分二:一、真實論名;二、譯禮。
真實論名是講《入菩薩行論》的真實名稱,這在寂天菩薩的《入行論》的原文當中也是有的。第二是譯禮,即翻譯者在翻譯《入菩薩行論》的過程當中所加的頂禮句,這在《入菩薩行論》的原文中是沒有的。
乙一、真實論名:
梵語:菩提薩埵渣呀阿巴達繞
這裡講到了梵語的名稱,在後面的註釋中也提到了。如果把〖梵語的論名譯成漢語〗, “ 菩提薩埵渣呀阿巴達繞” 是這樣對應的:〖即“ 菩提” 為正覺,“ 薩埵” 為菩薩,“ 渣呀” 為行,“ 阿巴達繞” 為入。〗這就是“ 入菩薩行” 。
“ 菩提” 就是正覺、覺悟的意思。講菩提的時候,有些地方是按照大乘殊勝的無學道佛果來安立菩提的,證悟菩提、獲得菩提都是指獲得佛果而言。但是在菩提的含義中,不僅指佛果的菩提,實際上包含了三乘菩提。三乘菩提指除了大乘的菩提之外,還有緣覺的菩提和小乘聲聞的菩提。所以“ 菩提” 是一種正覺。“ 正​​” 是沒有錯誤,“ 覺” 是覺悟,“ 菩提” 就是正覺或覺悟的意思。
“ 薩埵” 指菩薩,或者“ 菩提薩埵” 合起來也指菩薩,“ 薩埵” 指心識。漢地把“ 菩薩” 解釋為“ 有情” ,藏地則解釋為“ 心識” 。“ 菩提薩埵” 合起來,漢地解釋為“ 覺悟有情” ,即覺悟的有情,從這方面來安立。藏地則解釋為“ 覺悟的心識” ,尤其是聖者菩薩,已經現見了諸法的法性,所以是覺悟的心識。有時也指“ 勇猛心識” ,經過趨入三無漏學的修持,能夠度化無邊眾生,菩薩的心識非常勇猛,所以是勇猛心識。
“ 渣呀” 是指“ 行” ,有行為的意思,也有學處的意思。“ 菩薩行” 就是指菩薩行持的方法,菩薩種種應該修學之處,所以也可以叫做菩薩行、菩薩學處, ​​可以這樣理解。
“ 阿巴達繞” 是指“ 入” ,就是趨入的意思,趨入菩薩行。如何趨入菩薩行呢?這裡講了很多趨入菩薩行的方便。比如首先在心中產生菩提心,有了菩提心之後,為了度化一切眾生而受菩薩戒,護持菩薩戒不讓它退失,依靠不退失的方便讓它再再增長,最後可以獲得真實菩薩的果位,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修持就可以獲得成佛的果位。以上講了入菩薩行的解釋。
有些地方也稱《入菩薩行》為“ 論” ,當然它本身就是一部論著。論著有改造、救護等含義,但在原文中只是《入菩薩行》,論字的含義在這裡是不明顯的。所以,“ 菩提薩埵渣呀阿巴達繞” 這個梵文直接翻譯成漢語的時候,並沒有“ 論” 的意思。但稱其為《入行論》是從論著的角度進行安立的,而原名當中就只是《入菩薩行》。
〖那麼,這一論名是以什麼方式而取的呢?〗(在安立的時候,取名字也有很多講究。)《入菩薩行》這個論名是以什麼為根據,通過什麼方式取的,對我們來說也有必要了解。
首先介紹七種取名的方式(或八種),然後再來介紹本論是通過什麼方式取名的。〖通常而言,命名的方式有所說之義、能說之量、作用、地點、眷屬、時間與比喻來命名。〗一般來講,尤其是在佛法的經論當中,命名的方式有如下幾種:
第一、所說之義:所說之義就是平時所講的意義,通過意義來取名。比如《入行論》就是以論著本身的含義來取名的,這就是通過意義取名的方式。
第二、能說之量:通過數量取名。“ 能說” 是指文字或頌詞,“ 能說之量” 就是文字或頌詞的數量,以數量來取名。比如《般若三百頌》就是以文字的數量,有三百個頌詞進行安立的;《六十正理論》、《七十空性論》、《中觀四百論》都是以頌詞的數量來取名的,這種取名方式很常見。
第三、作用:指論典具有什麼作用,通過它的作用來取名。比如《大解脫經》,就是說它能夠讓眾生獲得大解脫。對於生者,如果按照經文修持,逐漸能夠獲得解脫;對於亡者,念誦這個經文超度,也能夠讓他獲得解脫。這是通過它的作用的方式來取名。
第四、地點:通過地點來取名。主要是指以佛陀、菩薩講法的地點作為經的名字。比如《佛說楞伽經》,是佛陀在楞伽山宣講的,就以《楞伽經》來命名。
第五、眷屬:以眷屬來取名。比如《無熱惱龍王請問經》是以無熱惱龍王這個眷屬來取名;《文殊請問經》是通過文殊菩薩的名字來取名;《彌勒請問經》、《迦葉請問經》等很多經典都是通過眷屬的名字來取名。
第六、時間:通過時間來取名。比如《賢劫經》,在賢劫中會有千佛出現,所以就以“ 賢劫” 這個時間作為這個經典的名字,這是以時間來取名字的。
第七、比喻:通過比喻來取名。比如《妙法蓮華經》、《稻稈經》、《金剛經》等等都是通過比喻取名。有些是純粹的比喻,如《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稻稈經》屬於純粹的比喻;而《妙法蓮華經》是意義與比喻結合起來取名的。
第八、作者:通過作者本身取名,如《六祖壇經》。還有在《中觀註釋》中有個《佛護論》,就是把佛護論師的名字作為論典的名稱,這方面也有很多。所以,命名的方法有七種,加上以作者命名共八種取名的方式。
有這麼多的取名方式,那本論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取名呢?〖此論是以其中的第一種方式來取名的。〗也就是說,本論是通過第一種方式以意義來取名的。整部《入菩薩行》講了趨入菩薩的行為,就以這個作為此論典的名稱,因此取名為《入菩薩行》。
接下來講取名的必要性。取名稱究竟有沒有必要?當然有必要。世間每一個法都有名稱,主要是為了相互不混淆,在交流、溝通的時候能夠順暢。比如每個人都有名字,一個姓,一個名,就是為了方便交流溝通。雖然所取的名字不一定有意義,但取了名字大家就會把你的名字當作你的代表,這個符號就代表你,找你辦事就不會混淆,能夠直接找到。世間的物品也都各有名稱,一個新產品推出馬上就有名字,就是為了和其它東西不相混淆。所以,世間中每個法都有取名的必要。
在佛法中也有取名的必要。〖那麼取名有何必要呢,一般來說,取名的必要就是為了理解意義。〗名字和意義之間並沒有真正實有的關聯。有時取名是隨意的,最初的名稱和意義並沒有什麼關聯。比如“ 石頭” ,為什麼最初取名時把這個東西稱為“ 石頭” 呢?實際上沒有什麼意義。“ 火焰” 、“ 人” 這些名稱都沒有什麼意義,所以名稱和本體之間沒有一個必然的聯繫。最初我們把能知言解義的眾生稱之為“ 人” 。實際上,最初也可以把人稱為“ 石頭” ,把石頭稱為“ 人” ,都是可以的,這就說明名和義之間沒有一種必然的聯繫。取名的必要性是在於理解意義。名稱是一種代表、一種符號,為了理解意義才取的。所以我們了解這個道理之後,就知道取名是為了理解某種意義,而名稱和它的本體之間並沒有一個必然聯繫。
我們了知這個道理很重要。為什麼呢?因為平時我們在生活、修行中,對名字很耽著。比如別人點你的名字說:“ 張三,你是個很壞的人!” 我們聽了就想:為什麼說我?為什麼罵我?或者有人說:“ 張三很好!張三做得不錯。” 我們就會覺得在表揚我,實際上這個名字和我之間並沒有一個必然的聯繫。然而因為我們不了知這個問題的緣故,就會把名字執為“ 我” 。別人罵你的名字的時候,你就以為在罵自己。實際上真正觀察之後,名字和意義之間並沒有一個必然的聯繫,名字可以隨便取,想取什麼名字都可以。但是因為我們不知道這個意義的緣故,就很耽著名字和“ 我” 之間有一個必然的聯繫。所以別人讚嘆自己就會很高興,辱罵自己就覺得很悲傷。實際上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這是必須要了知的。在加行道的修法中,要專門把名和義相混的意義分開,能取、所取也要分開,最後逐漸達到一切無所取、一切無所執的狀態,這些意義在因明中講得非常多。學習了名和義之間的關聯後,有助於我們了知兩者之間哪個方面是有聯繫的,自相的聯繫到底有沒有。就會知道名稱只是個假名,只是個符號,它代表了某種含義而已,除此之外並沒有更深層次的意義。一般來說取名的必要是為了理解意義。
〖《楞伽經》中云:若不立名稱,世間皆迷濛,故佛巧方便,諸法立異名。〗佛陀在《楞伽經》中講,這麼多的法如果不安立名稱,我們就會混淆,整個世間就會迷濛,沒有辦法順暢的交流,所以需要在世間安立名稱。因此佛陀以善巧方便為諸法安立了不同的名稱。當然,是否所有的名稱都是佛陀安立的呢?這也不一定。因為在佛陀出世之前(約2500 年之前)也有名稱。佛陀出世之後,對於所講的法都一一立了名稱。不僅如此,很多經典在講到一半的時候,阿難尊者或其他尊者就會起來頂禮請問佛陀:怎麼安立這部經典的名字?佛陀就說這部經典叫《金剛經》或者《藥師經》等等。請問經名有時出現在經典中間,有時出現在最後。所以佛陀在經典中,對於所講的諸法都安立了不同的名稱,就是為了避免大家迷濛混淆。
前面是總的必要,後面是分別的必要。〖尤其因為此論是以所說的意義來取名的,所以諸位利根者通過論名就能夠通達論中所說的大概內容。〗尤其因為本論是通過所說的意義取名,是講進入菩薩行的方便,所以利根的人通過論名,就能通達論中所說的大概內容。眾生根基不一,有些是前世學過這部論典,有些是智慧非常敏銳,通過名稱就能夠通達論中所講的意思。比如看到《入菩薩行》,就會知道這裡面講菩提心、菩薩行,講怎樣趨入菩薩的眾多行為,看到名稱就大概通達論中所講的意義。
〖首先宣說論名,其他根基者也依此也容易找到法本。〗還有一個方便就是首先宣講論名,其他根基者依靠名稱,在找法本時也比較容易。比如我們今天要上課,在很多經書中尋找《入行論》,如果看到名字“ 《入行論》第一冊” ,就容易把它找出來學習。所以通過論名能比較容易找到法本。
在《善說海》中講了兩個命名的必要。而法王如意寶在其他的論典中分了三個必要:利根者、中根者和下根者。利根者一看名字,就完全通達所有的內容;中根者,就是《善說海》所講的利根者,通過論名,能夠通達論典的大概內容;下根者看名字不能夠通達內容,但是便於找書。就像藥房裡的人抓藥時,通過抽屜外面的名字,就知道這裡面裝的是“ 芥子” ,那裡面裝的是“ 川芎” 等等,一一對照就容易找到藥。所以在很多書當中,通過書名就容易找到自己學習的法本,對於這方面來講,取名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面講論名使用梵語的目的。〖論名用梵語的目的是為了在相續中播下梵語的種子,並說明來源可靠,加之憶念譯師、智者的恩德。〗此處宣講了在論名之前使用梵語的三個必要性。在漢地的經典中,梵語是直接翻譯成漢語的,如《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等。而在藏地有一個傳統,通過梵語翻譯成藏語的經典,前面都保留有一個梵語的名稱,這種做法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有三大目的或四大目的:
第一個是在相續中播下梵語的種子。它的必要性是:賢劫千佛都在印度金剛座示現成就大菩提,都是以梵語講法。因此我們念誦“ 菩提薩埵渣呀阿巴達繞” 這句話時,已經在我們的相續中播下了梵語的種子,依靠這個種子,以後也會有值遇佛陀,依梵語聽受佛法的因緣。在論首使用梵語也能讓我們多少學一點梵語,這和播下種子的作用差不多。
第二個必要是說明來源可靠,說明這一論典的來源是可靠的。古印度造論,在流通世間之前,必須要經過考核。考核什麼呢?論師完成論典後,要在眾班智達之中進行討論。
比如一部外道的論典,要在外道的智者群體中討論,觀察是否符合外道宗的教義,或對眾生是否有害。觀察完之後,如果不違背自宗教義,則可以流通。佛教中也一樣,如果以小乘的觀點造論,那所造論典必須不能違背該小乘宗派的意義。比如有部宗的論典不能違背有部宗的觀點,經部宗的論典不能違背經部宗的觀點。如果所造的是大乘論典,則必須要以大乘的標準來衡量,觀察所造論典是否能夠利益眾生,是否符合中觀或者唯識的觀點。通過觀察辨別之後,如果是可靠的論典,就放在勝幢的寶頂之上,供大家供養讚歎,之後就可以流通。
論典是否符合於實際情況,前面分析了主要指是否符合本派或本宗的觀點。比如有部的論典,不能通過唯識的觀點或者中觀的觀點去觀察,認為該小乘論典不符合大乘的教義、不符合勝義諦,不會這樣分析。如果是小乘有部的論典,關鍵看是否符合整個小乘有部的思想。如果不符合,就把它拴在狗尾巴上到處拖著跑,再點火把這部論典燒掉,因為它是邪論,不能利益眾生。據說在有些地方,如果看到燒這種論典,要把鼻子摀住,不要吸入這個煙,否則吸入邪煙會墮惡趣。還有更嚴格的說法是,如果所造的論典會傷害眾生,或者不符合自宗的觀點,還要把論師的雙手砍掉。所以如果在論典的名稱前使用梵語,說明它來自於印度,來源可靠。但在分析、觀察的時候,也不一定全是這樣,可能在某個階段或很長一段時間中,都是通過這種很嚴格的方式來進行流通的,百分之百也不一定。
那《入菩薩行》的來源是否可靠呢?當然可靠。當時《入菩薩行》出現於世的時候,下面坐滿了班智達,雖然有一部分人是想要看熱鬧,想要羞辱寂天菩薩,但還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真正的班智達。有一種說法是,在寂天菩薩誦完《入行論》之後,當時出現了三個版本:有些班智達通過不忘智,記下了七百頌,有些記下了一千多頌,還有些記下的是一千頌。後來他們去問寂天菩薩哪一個可靠,寂天菩薩說一千頌的可靠。還有一種說法是,寂天菩薩從法座上逐漸升空的時候,有一部分班智達有神通,跟著飛起來同時記下了《入行論》的法本。講這些內容有什麼必要呢?就是為了說明《入行論》是經過了當時在場的所有班智達及佛教智者的考驗,大家都覺得非常殊勝,非常稀有,之後才開始流通。所以,《入菩薩行論》絕對是通過可靠的來源流傳下來的。論首加梵語也說明《入行論》的來源絕對可靠。
還有一個必要是,在論首加梵語名字還可以憶念譯師和智者的恩德。智者是指班智達,譯師是翻譯論典的人。當我們看到“ 菩提薩埵渣呀阿巴達繞” 時,如果沒有學習過《入行論》,就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通過譯師翻譯之後,才了知此論典的名字為《入菩薩行》。其中講什麼內容呢?經過譯師逐一翻譯頌詞之後,我們才知道其中講了生起菩提心的方法、如何不退轉、如何令其增長、如何做殊勝迴向等內容,所以譯師對我們的恩德非常大。因為他將論典翻譯成漢語的緣故,至少讓我們知道論典的名稱、頌詞這樣念,而僅僅會念,不一定能通達它的含義。再有智者的恩德也很大,寂天菩薩是菩薩也是智者,他造這部論典,對我們的恩德是非常大的。同時也有憶念佛陀的必要,佛陀也是智者,憶念佛陀的必要性也包含在其中。以上安立了為什麼在論名前加上梵語的必要性。
乙二、譯禮
譯禮,是翻譯者在翻譯之前加上的頂禮句。最初是噶瓦巴匝翻譯的,之後仁欽桑波翻譯過,後來羅登寫熱巴也翻譯過,所以前後翻譯了三次《入菩薩行論》。在翻譯之前加上了頂禮句。
〖敬禮一切佛菩薩!〗
加上頂禮句,一方面是為了遣除翻譯過程中的違緣;同時也表示譯師自己是佛弟子。因為只有佛弟子才會對佛菩薩做頂禮,所以從“ 敬禮一切佛菩薩” 可以知道譯師是佛弟子,這方面也是有必要的。另一方面,從翻譯家所敬禮的對象可以看出,他依止的本尊是哪一位。有時是敬禮文殊菩薩,有時是敬禮觀音菩薩,以此可以了知他所依止並經常祈禱的本尊是哪一位。
還有一種方式是遵照國王的規定,下面就講這個問題。〖由於此論屬於經藏的範疇,因而按照國王規定的頂禮方式,在一切佛菩薩前頂禮膜拜,這是譯師所做的頂禮。〗這裡所說的國王主要是指國王赤熱巴巾。國王赤熱巴巾繼位之後,開始大量翻譯經論。翻譯中發現,這麼多經論應該按照不同類別,以不同的頂禮句加以區別。所以他作瞭如下規定:
第一、凡是屬於經藏範疇的經典或論典,翻譯之前一律加上“ 敬禮一切佛菩薩” 。經藏出現在世間都是菩薩或者弟子請問,然後佛陀回答,通過佛和菩薩共同合作,才出現了經藏。因此,最初應當使用“ 敬禮一切佛菩薩” 來表明所翻譯的內容是屬於經藏的範疇。
第二、屬於律藏範疇的經典或論典,翻譯之前加上“ 敬禮一切智智尊” 或“ 敬禮遍智” 。律藏是講困果方面的取捨和製定戒律。如某個戒律犯戒有什麼過失,墮惡趣多長時間等等,或者這樣做犯戒,那樣做不犯戒,它是很微細的範疇。一般人的智慧太粗淺根本無法了知,而佛陀的智慧(一切智智)能夠完全了知一切因果的範疇,及因果顯現的方式。因此,在翻譯律藏的時候,要加上“ 敬禮一切智智尊” 。
第三、論藏所攝的經典或論典是加“ 敬禮文殊師利菩薩” 。論藏是講諸法的自相、共相等很多很微細的問題,因而需要以智慧來辨別。而文殊師利菩薩是智慧的主尊,所以在翻譯論藏時要“ 敬禮文殊師利菩薩” ,主要是為了得到文殊師利菩薩殊勝智慧的加持。國王赤熱巴巾規定,在翻譯之前以不同的頂禮方式來鑑別所翻譯的經論是屬於三藏中的哪一藏。
本論屬於經藏的範疇。“ 經藏” 和“ 屬於經藏的範疇” ,這二者之間不要混淆。為什麼《入行論》是一部論典,卻“ 敬一切佛菩薩” 呢?“ 經藏” 是佛陀在世的時候,佛菩薩通過問答的方式流傳下來的,比如《金剛經》、《法華經》都是經藏;“ 屬於經藏的範疇” 指其本身是論典,但屬於經藏的範疇,它的本體和精神與經藏是屬於一類的。《入行論》的精神和經藏的精神屬於一類,因此它歸屬於經藏的範疇中,所以在翻譯的時候也是“ 敬禮一切佛菩薩” 。《經莊嚴論》中也有鑑別三藏的內容,把三藏和三學進行了歸攝。經藏屬於定學;論藏屬於慧學;律藏屬於戒學。從這個側面可以了知:經藏的範疇可以從定學的角度去理解。定學主要指在內心當中產生殊勝的止觀(的)智慧,以及如何去實踐它的種種行為。所以從定學的角度,可以了知本論屬於經藏的範圍,從這個側面去理解也是可以的。
因此,我們了知了按照國王的規定在一切佛菩薩面前頂禮,是譯師所加的頂禮句。接下來是關於《入行論》全論的論義如何歸攝的問題。
〖對於論義,阿阇黎善天認為:以初善、中善、後善可以包括整個這部論典的內容,按照順序,初善即頂禮句,中善是從頂禮句到迴向品之前,後善為迴向品。〗。阿阇黎善天是印度的一位班智達,他所造《入菩薩行論》的註釋也很著名。在他的論典中認為,通過初善、中善、後善,就可以包括整個《入行論》的內容了。初善是頂禮句“ 法身善逝佛子伴,及諸應敬我悉禮” ;中善的內容是從頂禮句之後到智慧品結束,內容非常廣大非常多,幾乎所有內容都包含在中善裡了;後善就是迴向品的內容。這是善天論師的觀點。
〖然後那波瓦阿阇黎則認為,以造論之因、宣說六度、感念恩德而作禮這三部分可包括此論,〗那波瓦阿阇黎也是印度的一個論師,他的《入行論》註釋中,把《入行論》分成三部分:第一是造論之因;之後是宣講六度;最後是感念恩德。〖也就是說,造論之因是從“ 暇滿人身極難得” 開始的前三品,〗從第一品“ 暇滿人身極難得” 開始第一品、第二品、第三品,講了造論之因。之後宣講六度是這樣安排的:〖迴向品宣說布施度,不放逸品與正知正念品宣說戒律度。(其餘的內容在頌詞中顯而易見。)〗布施、戒律在本論的頌詞中不是很明顯,那如何安排六度呢?雖然諸品中都有布施的內容,也有戒律的內容,但是並不明顯,因此將迴向品稱為布施度。迴向是法布施,把自己的功德、善根布施給眾生,讓眾生享受,所以把迴向品宣說為六度中的布施度。戒律度是第四品不放逸品和第五品正知正念品,其中宣講了菩薩的三種戒律:禁止惡行戒、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此三聚淨戒,在第四品和第五品都有宣講。其餘的內容包括:安忍度是安忍品;精進度是精進品;禪定度或靜慮度是靜慮品;智慧度是智慧品。六度的內容這樣一一進行了安立。最後是感念恩德而作禮,作為《入菩薩行論》的最後一部分。“ 敬禮文殊尊,恩生吾善心,亦禮善知識,恩長吾三學。” 所以,他把整個內容分成了三個部分。
還有其它歸攝論義的方式,比如寧瑪派著名的華智仁波切所作的科判,在分別內容時,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安排:第一品、第二品、第三品是“ 菩提心勝寶,未生令生起” [1];第二個內容是“ 已生令不退” ,是第四品、第五品、第六品;“ 不退而增上” 是第七品、第八品、第九品,在不退的基礎上增長菩提心;最後一品是善果迴向,也有這樣分判本論十品內容的方式。
〖本註釋的分法如下:〗這裡講到《善說海》中是如何安立的,如下可以了知。後面就宣講了“ 入造論之理” 、“ 所入之自性” 、“ 圓滿結尾” ,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安排十品的所有內容。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裡。

[1] 發心儀軌:菩提心勝寶,未生令生起,已生令不退,不退而增上。

...查看更多 收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