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ording to your device's language settings, we also offer English (Global).
《入行論》輔導  03
《入行論》輔導  03

《入行論》輔導 03

Pop《入菩薩行論》輔導課程

  • 播放次數

    0

  • 喜歡

    0

《入行論》輔導  03

《入行論》輔導 03

月光喚清蓮 師言映心田
月光喚清蓮  師言映心田

發布時間 2014-06-13


歌詞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無著菩薩所作的《入菩薩行論》的註釋《善說海》。在學習過程中,上師強調首先要安住於非常清淨的發心。因為任何一件事情是否殊勝,是善是惡,是通過發心來決定的。如果最初發心不善妙,事情就會受影響而變得不善妙。如果發心很清淨、很強大,所做的善根不管是聽法還是修行,因為發心的緣故,就成為一種殊勝的資糧。因非常強大的緣故,果也會非常強大。這也是佛法中因和果之間的善妙緣起。我們做任何善事之前,包括聽法,最好都能以清淨的發心來攝持,這是非常重要的。
上師在《講記》中說,皈依的時候,我們並不是得到一個皈依證,就成了佛弟子。是不是真正的皈依,關鍵要看內心有沒有“ 寧捨身命,不捨三寶” 的決心。如果有了這種誓願力,即便沒有皈依證,也是標準的佛弟子。所以,皈依的本體就是一種殊勝的信心,對佛法僧的功德了知之後產生的殊勝信心。我們修皈依的時候,信心就是核心,以修持皈依的方式,讓自己的信心不斷地增長、堅固。所以我們皈依佛,知道佛的功德,產生了信心,然後皈依法、皈依僧,都是如此。修持皈依到了境界很高的時候,皈依的對境就從外在的三寶轉移到了內在的三寶。實際上,每個眾生的相續都圓滿具足了佛法僧三寶的自性。當然在初學的階段,我們沒辦法真正地了知這點而進行皈依。隨著我們智慧的不斷增長,我們對一切諸法的實相,對三寶的本體有所了知的時候,就會發現我們的內心也具足殊妙三寶的自性。了知內在的三寶,安住它,就是自性的一種皈依。我們學習佛法到了後期的時候,肯定要經歷這個階段。所以,我們修皈依的時候,主要是具足信心。外在的三寶我們通過信心來皈依,自心的三寶也要了知而皈依。這兩個方面都是非常重要、非常關鍵的。修持大乘法要,為了一切眾生而修持皈依非常重要。我們在修持任何一個儀軌之前,都要修持皈依。我們對所皈投、依靠之對境的功德了知之後,自己所有的一切完全依靠三寶,或者三寶的指示而行,這個非常關鍵,能有效的製止在修法過程中自己創造一些修法,或者依靠分別念而行,修持皈依是對治這種分別念的一種很好的方式。這在上師的《講記》中也是再再強調。
下面我們開始進入《入行論釋· 善說海》的學習。正文當中講〖入行論釋· 善說海〗這是標題。《入行論》即《入菩薩行論》的簡稱,在印度和藏地有很多《入菩薩行論》的註釋。《入菩薩行論》講了菩薩修行的方法,菩薩安住的境界,是比較高深的一種修法。為了讓後學者或初學者,能夠清楚無誤地趨入《入菩薩行論》的意義,大德們造了很多註釋。
本註釋是《善說海》,“ 善說” :是指能夠原原本本解釋《入行論》,妙解詞義稱之為“ 善說” ;“ 海” :內容包含很多教證、理證,就像大海蘊藏很多的寶藏一樣。我們通過“ 善說海” 的名稱,就知道裡面的內容有殊勝的教理,能原原本本地解釋《入行論》,讓我們能夠完全了知《入行論》的意義。這是從名稱的方面講所詮的意義。還有一些翻譯說,“ 善說” 指妙解的意思,即善妙的解釋,與原本的解釋是完全相同的。
《善說海》這部註釋是無著菩薩所造。此處的無著菩薩不是印度的無著菩薩。印度的無著菩薩與龍樹菩薩齊名,受到彌勒菩薩的加持,在人間弘揚大乘法要,是“ 六莊嚴” 之一。這裡的無著菩薩在藏地出生,原名叫根秋桑波,“ 無著菩薩” 是別人送給他的美稱。因為有一次他很善巧的解答了一個難題,有人稱讚說:你的智慧這麼圓滿,堪當“ 無著” 第二,讚美他如第二個無著菩薩降生於世一樣。此後大家都叫他“ 無著菩薩” ,有時稱為“ 無著賢” ,也稱“ 渥東無著” 。作者的智慧非常深廣,菩提心非常圓滿。在當時住世的大德中,他和另一位果倉巴尊者,都非常精通《入菩薩行論》。通過別人的勸請,他造了《入菩薩行論》的註釋,就是我們現在學習的《善說海》。很多藏地的大德公認,如果我們能夠學習《善說海》的全部或部分內容,通過這個緣起之力,相續中就能產生殊勝的菩提心。以上介紹了作者無著菩薩。
接下來講頂禮句,這是指《善說海》的頂禮句。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有時在一個論典中會多次出現頂禮句,有論典或頌詞本身的頂禮句,還有註釋的頂禮句。這是《善說海》的頂禮句,後面還有寂天菩薩在造《入行論》時的頂禮句,二者之間有所不同。
〖頂禮聖者觀自在菩薩!〗這是無著菩薩對本尊、或生起信心的對境—— 聖者觀自在菩薩作殊勝的頂禮。觀自在菩薩顯現上是菩薩,以菩薩形象度化眾生,實際上早已圓滿了佛果,早已成佛。觀自在菩薩在十方剎土中,有以佛身得度者,就顯現佛身度化眾生;有以菩薩身得度者,就以菩薩形象來利益眾生,等等,在《普門品》中講了很多這方面的功德。菩薩會顯現為佛、菩薩、聖者乃至一般凡夫的形象,也會顯現為妙藥、橋樑等一切形象,只要對眾生有益,菩薩都會循機隨類顯示,度化一切眾生,使其走上究竟證悟實相之道。
之所以“ 頂禮聖者觀自在菩薩” ,一是因為無著菩薩對觀自在菩薩的信心非常圓滿,他的本尊就是觀自在菩薩;二是還有一種說法: 無著菩薩本人就是觀自在菩薩的化身。因這些必要的緣故,作者在論典開頭,首先頂禮了聖者觀自在菩薩。通過頂禮聖者觀自在菩薩,加持自己的相續,能讓所造論典利益眾生,心中有這樣的願望和祈求。無著菩薩所造的論典,對加持眾生的相續,的確起到了無以倫比的作用。《善說海》能幫助眾生了解《入行論》,能讓眾生生起菩提心。在他造《佛子行三十七頌》中,頂禮句也是頂禮觀自在菩薩,迴向也是願眾生成就觀自在菩薩的果位。祈禱聖者觀自在菩薩,引導眾生的心趣向於解脫。觀自在菩薩是一切諸佛大悲心的總集,平時我們頂禮、念誦、祈禱觀自在菩薩,現實的災難都能夠遣除,內心也會逐漸產生利 ​​益眾生的大悲心。因為觀自在菩薩是諸佛慈悲總集的緣故,所以經常憶念、祈禱、修持,通過緣起的無欺之力,內心一定能產生殊勝的大悲心。
前面是總頂禮,頂禮聖者觀自在菩薩,接下來是分別對釋迦牟尼佛、觀自在菩薩、文殊菩薩、寂天菩薩做頂禮,後面是造論的立誓句。這四個頌詞是對從佛陀開始乃至傳承上師所作的頂禮。我們學習的佛法,來源是釋迦牟尼佛,所以最初頂禮釋迦牟尼佛,要知道佛法的起源完全是釋迦牟尼佛的恩 ​​德。頂禮句宣說了釋迦牟尼佛從發心到積資成道之間,宣講正法、利益眾生的事業,凸顯了釋迦佛的功德,以了知這些功德的方式,對佛陀作頂禮。頂禮句有時是對所頂禮對境的法、報、化三身作頂禮;有時是以名號作頂禮;有時是從不同的階段作頂禮。現在我們從不同的階段來頂禮釋迦牟尼佛:
〖慈愛無餘眾生攪拌發心二資海中現,
不住涅槃自性三身妙雲層層極密布,
普降離無我等四邊戲論妙法甘露雨,
熄眾惑火開利樂花淨飯王子前頂禮。〗
此處所頂禮的是淨飯王子。淨飯王子是釋迦牟尼佛出家之前的名字,淨飯王子就代指本師釋迦牟尼佛。這裡使用了比喻和意義對照的方式進行宣講。頌詞中的比喻首先是“ 大海” ,攪拌大海出現層層“ 烏雲” ,第一句中有攪拌海的意思;第二句中有“ 妙雲” ,通過攪拌大海出現了層層“ 妙雲” ;有了大雲之後會降下瓢潑大雨,所以第三句有普降“ 雨” 的意義;第四句“ 雨” 降下之後,可以熄滅地上的野火,令大地盛開鮮花,或者類似房屋著火之後熄滅大火,讓眾生得到快樂。通過這幾個階段比喻佛陀的不同階段,安立佛陀的殊妙功德。
“ 慈愛無餘眾生” :佛陀最初發心時,對一切眾生生起了想要利益的心。要趨入成佛果位,最初就要慈愛眾生、對眾生產生無餘的大悲心,為利益眾生而發心成佛。我們現在開始發誓要成就釋迦牟尼佛的無上佛果,第一步也要發起慈愛眾生的心、發起大慈大悲心,這是佛陀成佛的次第,也是我們修行成佛的次第。所以“ 慈愛無餘眾生” 是趨入佛道的第一步。
“ 攪拌發心二資海中現” ,就好像攪拌大海一樣...... 在印度詩學中說仙人攪拌大海,然後從大海中出現密雲、日月等等,是一種詩學的修辭法。從氣象情況來看,首先是大海、然後是大風,有時是龍 ​​捲風,大風攪拌大海的時候出現大浪,通過這種方式開始出現水汽,之後形成雲,隨後形成大雨。與此相似:首先佛陀發了利益眾生的心,如攪拌大海一樣。“ 發心二資海” 比喻發心非常廣大,就像大海一樣深廣;二資糧即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也非常深廣。發起利益眾生的心,然後在菩提心和福德、智慧兩種資糧中出現了殊勝的果位。首先是發心,中間是積累資糧,資糧一旦圓滿之後,一定會現前殊勝的佛果。
第二句“ 不住涅槃自性三身妙雲” ,因為最初發了心,中間圓滿了二資糧,因緣和合之後一定會成就殊勝佛果。那麼所成就的殊勝佛果是什麼?是不住涅槃自性的三身,佛陀具有三身即法身、報身和化身。三身的自性,按照《經莊嚴論》和很多經論的講法,法身是指佛陀自己受用的、種種離戲的本體智慧;報身是在登地以上菩薩面前顯現的報身自性;化身是在一般的聲聞緣覺、凡夫、外道等面前所顯現的一種形象。如釋迦牟尼佛在南贍部洲印度金剛座示現成佛,度化了很多聲聞緣覺、凡夫、外道,他們在佛面前皈依、聽經聞法。實際上顯現在人間的佛是三身中的化身,因為報身是一地菩薩以上的境界,法身是佛自己的境界,所以降臨到人間的,應該是佛陀的化身。
此處講到佛陀具足三身,三身是什麼樣的本體呢?即不住涅槃自性,已經超越了小乘的涅槃。一方面已經超越了小乘的涅槃,另一方面也超越了凡夫人三有的自性。因為一般眾生耽著三有,聲聞緣覺耽著涅槃,而佛陀既不住三有,也不住涅槃。此處通過不住涅槃,間接也說明不會住三有,因為連涅槃都已經超越了, ​​怎麼可能再住於三有呢?因此佛陀的自性不住三有也不住涅槃,在這樣殊勝的自性中顯現化身度化有情,這是佛陀非常殊勝的事業。
所以“ 不住涅槃的自性” 是第三個階段,是講佛陀的果,通過修持自利得以圓滿。就好像攪拌大海出現了層層的烏雲,佛陀三身自性猶如密雲一樣非常深廣,就像烏雲中飽含著雨水,在佛陀的三身自性中也飽含了一切功德法。
下一個階段是“ 普降離無我等四邊戲論妙法甘露雨” 。如果雲很厚,就會降下大雨,所以在飽含一切殊勝功德法的三身自性中也會降下妙法的甘露雨。降下的妙法甘露雨是什麼呢?“ 普降離無我等四邊戲論的妙法甘露雨” 。佛陀出現在世間中,宣講的最殊妙、最精華的正法就是遠離一切戲論的大空性,此處說“ 離無我等” 、“ 離開四邊戲論” 。
什麼是四邊戲論呢?四邊戲論就是指“ 有邊、無邊、亦有亦無邊、非有非無邊” 。以後學習智慧品,會著重學習離四邊戲論的大空性的含義。一般來講是離開“ 我” 、離開實有執著等,學空性的時候經常會提到。為什麼此處說“ 離無我等” ?我們在學習最了義正法的時候,不單要離開“ 我、有” 等“ 有邊” 的執著,而且“ 無我、空性” 等“ 無邊” 的執著也要離開,所以此處是以“ 無、我” 作為所離四邊戲論。從說離開“ 無、我” ,也間接說明“ 無、我” 都離開了,那麼怎麼可能還有“ 我” 的執著存在呢?進而“ 人我、法我” 的“ 有邊” 自性,“ 無我” 的“ 無邊” 自性,“ 亦有亦無、非有非無” 四邊的戲論都要遠離。實際上,我們分別心能夠執取的也就是這四邊,離開四邊也就息滅了心中的分別念。講空性方面的含義,初學的人不一定能夠了知得很清楚,但是隨著學習佛法的深入,總會接觸到殊勝大空性的觀點,這些觀點就是佛法核心的內容,所以我們必須要發願盡快學習這樣的教義,發願要通達空性的教義,這對我們學習正法非常必要。
“ 熄眾惑火開利樂花” ,講了傳法之後的作用。佛的事業如何體現的?傳法之後的作用是怎樣的?傳法之後可以“ 熄眾惑火” 。因為眾生相續中具足了各式各樣的煩惱,如火一般恆常炙烤著眾生,讓眾生無法得到清涼安寧。如果聽聞正法之後,息滅了貪心、嗔心、無明煩惱等,我們就可以體會到實相,體會到清淨的快樂,所以佛說的妙法具有“ 熄眾惑火” 的作用。如前面講的,雨降下來之後把地上的野火澆滅,可以讓地上的植物開花結果,同樣道理,學習甘露妙法之後,內心的煩惱因聽聞殊勝妙法的緣故得以息滅,就會“ 開利樂花” 。“ 利” 指暫時的利益,比如得到人身,得到快樂的資具等等;“ 樂” 指究竟的快樂,所以“ 利” 和“ 樂” 放在一起指暫時的利益和究竟的快樂。“ 開利樂花” :眾生能夠得到暫時和究竟的快樂是因為妙法的緣故,修持了妙法就可以顯現“ 開利樂花” 這種善妙的結果。
前面幾個階段首先是通過佛陀最初發心慈愛眾生,中間積累資糧—— “ 發心二資海中現” ,第三個階段是佛陀成就無上佛果,即“ 不住涅槃自性三身” 。成佛之後一定是利益眾生的,因為佛陀最初發心就是利益眾生而開始修持佛道的,所以,成佛之後一定要利益眾生。第三句“ 普降離無我等四邊戲論妙法甘露雨” 是第四個階段講法。第五個階段是成熟眾生階段,即“ 熄眾惑火開利樂花” 。通過這五個階段來表示釋迦牟尼佛對我們的恩德非常大,佛陀最初如何發心,如何究竟利益眾生講得很清楚,所以我們也要經由這樣的修行方式,最後達到利益眾生的階段。
“ 淨飯王子前頂禮” ,淨飯王子就是釋迦牟尼佛,出家前稱為淨飯王子,成佛之後叫釋迦牟尼佛。此處是從他成佛之前因地的名稱來表示釋迦牟尼佛本身,本體是無二無別的。還有一個意思有可能是:因為《入菩薩行論》裡都是講菩薩的行為,按照大乘的共同講法,淨飯王子顯現上在印度金剛座示現成佛之前,是十地菩薩的身份。為了表示菩薩行的緣故,有可能考慮在“ 淨飯王子前頂禮” ,後面頂禮觀世音也是菩薩,頂禮文殊也是菩薩,頂禮寂天也是菩薩,暗合了《入菩薩行論》的妙意。佛果的來源是前面的菩薩位,有了前面的菩薩位,修行圓滿之後,佛的果位肯定會獲得。所以,或許有必要契合本論《入菩薩行論》的意義,所以沒有頂禮釋迦牟尼佛,而是頂禮淨飯王子,可能也有這方面考慮。
第二段頌詞是頂禮觀世音怙主:
〖僅以聖尊名號光,
傳入何者耳畔中,
亦能遣除心暗者,
觀音怙主前頂禮。〗
此處說“ 僅以聖尊名號光” 頂禮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的名號通過觀世音菩薩的發願力、證悟以及殊勝的大悲心,在整個世間中普遍傳揚。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流傳非常廣,在漢地即便是很多不學習佛法的人,也知道觀音菩薩、觀音娘娘,民間流傳很多觀世音菩薩的事蹟。即便是聽到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也會在內心種下究竟得度的因緣,這是因為觀世音菩薩有這樣殊勝功德的緣故。學習《入行論》第八品時,也會講到觀世音菩薩為了遣除眾生的怖畏,專門加持自己的名號,通過加持自己的名號度化眾生,救度眾生脫離苦難,這是刻意為之的。這個名號和一般人的名字不一樣,它是通過大悲心、通過功德做迴向、加持之後顯現出來的。此處稱為“ 聖者名號光” ,名號就像一種光明。光明有多種體現方式,有時我們理解的光明是電燈光、陽光,這是光的一種;有時把智慧稱作光明;此處將功德叫做光明。
所以,依靠聖者名號的光明,不論是“ 傳入何者耳畔中” 都有利益。人聽到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或者傳入動物的耳畔,甚至在一些空曠的地方,有我們看不到的很多非人、中陰身等等,我們如果大聲的念誦觀世音名號,它們聽到這個名號之後都能得到很大的利益。有種說法是:如果在旁生的耳邊唸誦觀世音菩薩名號,或者念誦六字大明咒,這個旁生不會墮惡趣。通過聽聞名號加持的緣故,依靠這樣的功德力就不會墮惡趣,有這種殊勝的講法。如果旁生聽聞都能獲得加持,人通過信心念誦觀世音菩薩聖號,能夠得到很強的加持力是毋庸置疑的。
“ 亦能遣除心暗者” :僅僅是聽到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也能遣除內心的痴暗。當然,遣除內心的痴暗層次有所不同,關鍵在於聽者根性。有時一些眾生的根性即將要成熟了,聽到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一下子就獲得了證悟;有些眾生墮在惡趣中,聽到觀世音菩薩名號,馬上從惡趣中解脫;有些眾生正在被地震、洪水等傷害,聽到觀世音菩薩聖號、念誦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就從災難中解脫出來;有時內心很煩亂,通過念誦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使心得以安寧;有時內心的煩惱很強盛,念誦觀世音菩薩名號讓自己的煩惱息滅。所以它的層次是很多的,有時是今生馬上得到利益,有時今生不一定馬上得益,但是因為聽聞觀世音菩薩名號的緣故,在後世或再再後世中,聽聞名號的種子一定會生根發芽,逐漸自己的心就會變得有智慧,就會充滿大悲,開始要修道,要度化眾生。慢慢的就像我們一樣遇到了《入菩薩行論》,開始學習《入菩薩行論》的教義,心開始逐漸轉變成菩薩的心,行為也逐漸轉變為菩薩行了。我們要真正的去掉凡夫的身份,變成殊勝的聖者果位的菩薩,最後成佛,都是以前有一個遠因,這個遠因是非常重要的,沒有這個遠因、根本因,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得到殊勝的果位。此處主要是說觀世音菩薩,實際上聽到釋迦牟尼佛的名號、阿彌陀佛的名號,聽到其他佛菩薩的名號,都有這樣一種殊勝的功用。了知了觀世音菩薩名號的功德之後,在“ 觀音怙主前頂禮” ,我們在怙主觀世音菩薩面前恭恭敬敬的頂禮。
第三段頌詞是頂禮文殊菩薩:
〖開示寂滅我與無我戲論勝義之法理,
己造積業為我所等世俗遣諸愚見暗,
善說拋棄自樂成辦利他淨行此法理,
究竟自他二利法王文殊菩薩前頂禮。〗
前面我們也提過,文殊菩薩是諸佛菩薩智慧的顯現,智慧的總集。文殊菩薩顯現在世間中,一方面是幫助釋迦牟尼佛度化眾生,另一方面文殊菩薩也是三世佛,早已成佛,不過是以菩薩的形象度化有緣的眾生。
此處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頂禮呢?首先是“ 開示寂滅我與無我戲論勝義之法理” 。佛陀的正法分為二諦,通過二諦的方式趨入究竟實相。其中之一是勝義諦的法理,勝義的“ 勝” 字就是殊勝的意思,也是第一的意思,所以有時叫做第一義諦,有時叫做勝義諦,都是講最究竟的含義,它不跟隨我們的所見所聞而轉變。眼根的境界、耳根的境界都不是勝義,在佛法中叫做名言、世俗,或者叫做觀現世量,這是暫時的、表象的意思。相對於暫時的表象,還有一個究竟的實相,究竟的實相就是一切萬法在顯現的當下,它的本體到底是怎樣的自性呢?通過佛陀智慧的照見,在勝義中,在究竟的本性中,它是寂滅一切的。“ 寂滅我與無我” 的戲論,“ 戲論” 有時候叫做邊執、執著,種種的分別念都叫戲論。上師也提到,戲論是不住於本性而向外攀求的本體。它不住於本來的無我,或究竟的實相,分別心不住於它的本性而往外攀求。比如執著“ 我” 是一種執著,一種戲論;執著“ 無我” 也是一種戲論。當然,“ 我” 和“ 無我” 二者比較起來,“ 我” 就是一切輪迴的因,一切輪迴的根本。所以,如果有了“ 我執” 會造很多的業。“ 無我” 是觀待於“ 我” 來講的,“ 無我” 算是暫時的一種勝義,但是必定是用分別心去修持無我的,本體是分別心的緣故,所以“ 無我” 也不是究竟的實相。在究竟的實相中,必須對“ 我” 和“ 無我” 的執著都要息滅,都息滅之後才叫做究竟的勝義諦。文殊菩薩善於開示寂滅“ 我” 和“ 無我” 戲論的勝義法理,因為菩薩已徹見了萬法的本性,因此也能夠教導後學者善巧安住於離開“ 我” 和“ 無我” 的勝義本性中。這是講文殊菩薩開示的勝義法理。
然後文殊菩薩開示世俗的法理:“ 己造積業為我所等世俗遣諸愚見暗” 。“ 己造積業為我所等世俗” 講到了世俗中的本性。世俗中的本性是怎麼樣的呢?勝義當中,雖然一切萬法都是空性的,但是在世俗當中,一切萬法仍然有顯現。所以在離開一切戲論的當下,如果因緣沒有完全寂滅,在因緣和合的過程中,仍然會顯現因果法。所以,“ 己造積業為我所等” 的意思就是在世俗中有因果的顯現,也有因果的作用。“ 己造積業” :如果我們造了業,積累了業;“ 為我所等” :如果造了業就會去承受果報,“ 為我所等” 去承受;“ 等” 字的意思,前面我們在學習《親友書》的時候也講過業的自性,講到了“ 未做不遇、已做不失、業的自性增長廣大”等等,這裡都是可以包括的。勝義中一切萬法離開戲論,世俗中因果不虛而顯現,所以“ 己造積業為我所等” 就是世俗的法理。“ 遣諸愚見暗” ,通過宣講勝義的法理,通過宣講世俗的法理來遣除一切眾生的愚見,遣除愚癡見解的黑暗。如果我們了知了勝義諦、世俗諦,對於二諦的自性都能夠了知,就能夠遣除一切的愚癡黑暗;如果對於勝義諦、世俗諦的法理不了知,我們就會處在愚癡黑暗中。有時是對真實義有一種愚癡,不知道勝義諦的法理是怎樣的,如果對世俗諦愚癡,也會對業果產生錯誤的理解。所以,如果能了知勝義,完全離戲空性,在離戲空性的當下,如果我們沒有離開世俗的顯現,當然會有世俗的作用。因此世俗中因果是存在的,雖然勝義中離開一切戲論,但世俗中因果不虛存在,沒有一點欺惑性。所以我們在世俗中必須隨順因果而行。這是文殊菩薩開示的勝義和世俗、遣除愚癡黑暗的兩大法理,幫助眾生建立圓滿的正見。
“ 善說拋棄自樂成辦利他淨行此法理” :除了宣講二諦自性的本體之外,也善說利他的菩薩行。善說什麼呢?“ 拋棄自樂” 。因為整個《入行論》,就是講如果要成為一個標準的菩薩,必須要拋棄自樂、自利的心,然後把執著自利的心轉為承辦他利的心。而且在此心態的基礎上要做利他的淨行,做殊勝清淨善妙的行為,這裡說文殊菩薩也善說這樣的法理。
“ 究竟自他二利” :文殊菩薩的自利和他利都已經圓滿了。“ 究竟自他二利法王文殊菩薩前頂禮” :一方面,文殊菩薩是法太子、法王子,從另一個角度講,文殊菩薩顯現上是菩薩,但實際上是屬於佛位,所以法王這個名稱當之無愧,在文殊菩薩面前恭恭敬敬的頂禮。
從《入菩薩行論》顯現的緣起來看,修菩提心有兩大傳統。一大傳統是釋迦牟尼佛傳給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再傳給無著菩薩、世親菩薩,然後輾轉傳到金洲大師,再傳到阿底峽尊者的修心法要,叫七重因果教授,修菩提心的一支是從這里傳下來的;還有一支是佛陀傳給文殊菩薩,文殊菩薩直接傳給寂天菩薩,然後寂天菩薩在《入行論》中宣講的“ 自他平等” 和“ 自他相換” 的修法。所以“ 善說拋棄自樂成辦利他淨行此法理” 從一個角度看,寂天菩薩在文殊師利菩薩面前直接聽聞佛法,文殊菩薩把勝義中離戲的道理、世俗中因果的道理,以及如何修持自他平等、自他相換的道理完全傳給了寂天菩薩。所以,寂天菩薩在《入行論》第九品智慧品講到了“ 寂滅我與無我戲論勝義之法理” ;在其餘諸品中宣講了“ 己造積業為我所等世俗” 的世俗中的道理;第八品中主要宣講“ 善說拋棄自樂成辦利他淨行” 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換的修法。所以《入行論》中全是文殊菩薩傳給寂天菩薩的教言,寂天菩薩在《入行論》中完全的體現了這些教言,也是傳承的一種體現。
第四段頌詞是頂禮寂天菩薩:
〖盡舍國政善開顯,
稀奇佛子行之理,
弘揚佛陀教法者,
寂天菩薩前頂禮。〗
寂天菩薩在出家之前是一個王子,在佛教史中很多大德出家之前都是王子,像釋迦牟尼佛、《中觀莊嚴論》的作者靜命論師、寂天菩薩、阿底峽尊者等等,以前都是王子的身份。為了弘揚佛法,紛紛盡舍國政,從極度的享受中出離,教導眾生修習正法才有利益,所以寂天菩薩也示現捨棄了國政。“ 盡舍國政” 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在傳記中也有,就是在即將登基的前天晚上,寂天菩薩做了個夢,夢見他的上師文殊菩薩坐在他即將登基的寶座上面,他覺得有點奇怪,文殊菩薩告訴他說:兒子,這是我的寶座,你和我坐在一個寶座上是不合適的。他第二天早上醒來之後就想:這個夢是什麼意思呢?應該是說我不適合繼承國王的王位,我應該出家。他認為夢兆就是顯示這個含義。因為他的王位文殊菩薩已經坐了,而且說“ 你和我坐在一個位置上不合適” ,說明他不應該繼承這個王位,一種說法是這樣的;還有一種說法是,他登基之前夢見度母用熱水給他灌頂,他當時覺得水很燙,就問:“ 這個水怎麼這麼燙啊?” 度母說:“ 這個水還不算燙,你登基之前用來灌頂的水更燙(印度登基之前要用四大海水灌頂)。” 就是說升上王位之後,造業墮地獄,那個水更燙。他聽到這個話之後,就捨棄了王位。當然,他從小善根、利他行都是很圓滿的,後來因緣成熟之後就盡舍國政,開始出家修行。“ 善開顯” 是講後來在那爛陀寺誦經大會上善於開顯稀奇佛子行之理。他坐在高座上,身體升空,越升越高,開顯了“ 稀奇佛子行之理” ,後面留下了《入菩薩行論》。《入菩薩行論》出現在世間的方式是非常傳奇的。所以,他已經善巧的開顯了非常稀奇的、趨入佛子行的殊勝法理。
“ 弘揚佛陀教法者” :就是說寂天菩薩弘揚了殊勝菩提心的修法。對於勝義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怎麼樣安住等菩薩的修法,作了非常詳盡的開顯,所以他是弘揚佛陀教法的人,本論作者在寂天菩薩這樣一位大菩薩面前恭恭敬敬的頂禮。我們要學習、精通、實踐《入菩薩行論》,對於作者產生很清淨的信心非常重要。如果對於造論者有很清淨的信心,我們就不會有懷疑,不會懷疑詞句、意義有沒有錯誤等。如果有信心,在學習過程中經常頂禮寂天菩薩,沒有其它的頂禮句,就用這個頂禮句也可以:“ 盡舍國政善開顯,稀奇佛子行之理,弘揚佛陀教法者,寂天菩薩前頂禮” 。在學習之前,自己念誦三遍乃至多遍祈禱寂天菩薩,通過清淨的信心祈禱,寂天菩薩的加持也會逐漸融入到我們的相續中。如果寂天菩薩攝受了我們,他的加持融入到我們心中,我們學《入行論》就會非常順利,而且在實踐菩薩行、生起菩提心方面也會非常順利,這也是我們學法的一種外緣、助緣,非常重要。我們學習佛法,尤其是趨入到非常深廣的大乘法義的時候,內外的違緣很容易現前:有時候生病、家人出事情、心情不好等等,出現很多違緣,所以僅僅依靠自己的力量,有時很難學習圓滿,或者很難獲得應該獲得的殊勝受用。如果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一方面自己認認真真的學習,一方面多祈禱傳承上師、祈禱寂天菩薩、蓮花生大士,祈禱大恩上師等等,通過信心的力量和大德的加持力,可以使學習圓滿。雖然大德的加持力、寂天菩薩的加持力是恆時周遍的,但是如果我們沒有信心,就沒辦法獲得加持。就像大家現在用的手機,是可以恆時接收外界的信號的,但如果不開機,就沒辦法接收到信號。所以,諸佛菩薩智慧的加持力是恆時周遍法界的,但如果我們沒有信心,就沒辦法和佛菩薩的加持連接上,沒辦法發生感應。所以,如果我們有了信心,再加上佛菩薩的智慧周遍一切,二者相合的時候,就能得到很明顯的加持。如果得到很明顯的加持,我們就會發現,學習《入行論》的過程中,分別心的障礙很少,外在的障礙也很少,疾病、煩心事也很少,讓我們能夠相對順利的學習、實踐菩薩行。這方面非常重要,經常祈禱寂天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釋迦牟尼佛等等,對我們來講是非常關鍵的一個事情。
以上四個頌詞講了頂禮句,最後一個是立誓句。立誓造論在論典中及藏傳佛教的論典中,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是頂禮句,然後是立誓句。立誓句一方面是立個誓願,造註釋要立下誓願,為了讓註釋造圓滿,在最初的時候立下 ​​一個造論的立誓句;另外,有時在立誓句中也會說明造論的必要,說明為什麼要造這個論典。所以,立誓句中一方面要立下誓願,一方面要說明造這個論典的殊勝必要性。下面學習立誓句:
〖從彼教言蓮苑中,
暢飲善說蜂蜜已,
為利持佛子行眾,
我當於此釋本論。〗
從“ 彼” 指《入行論》,或者寂天菩薩的教言。首先,造釋者無著菩薩,從寂天菩薩所造的《入菩薩行論》的教言的蓮苑中(把教言比喻成蓮花苑),“ 暢飲善說蜂蜜已” ,他把自己比喻成蜜蜂,在蓮花苑中暢飲《入行論》所宣講的善說蜂蜜。蓮花苑中有很多蜂蜜,蜜蜂在這個花苑中暢飲了很多善說的蜂蜜之後,通達了《入行論》的含義。“ 為利持佛子行眾” ,為了利益能夠守持佛子行的後代眾生,比如我們,為了利益我們,“ 我當於此釋本論” ,我在這裡開始解釋本論,解釋《入行論》的頌詞。所以,此處講到立誓,立誓一定要把這部論造圓滿,這是講立誓句。第二,必要性是什麼呢?“ 為利持佛子行眾” ,造論的必要,不是為了名聲,也不是為了錢財,不是為了其它的世間的事情,而是為了利益後代想守持佛子行的後學者,為了讓他們通達《入菩薩行論》的緣故,我就在這裡開始解釋本論。這就是造論的必要。講清楚了造論是為了利益眾生的,也間接表示為了利益眾生,以菩提心、善心的推動來造這個論典,根本不是為了世間的妙欲、名聲等等,立誓句說明這個問題。第三課到此圓滿。

...查看更多 收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