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而優則歌,劇場戲劇圈多年經驗,吳靜依對於角色轉換及事物觀察有深刻的理解,而《冥冥》正是這些經驗累積之後,透過音樂創作重新探尋自我的旅程。台語為主、華語為輔,吳靜依清澈透明的歌聲結合東西方樂器及電子音效,字句唱出聲韻講究的歌詞敘事,自有動人力量。
耕耘臺灣舞曲文化、國際交流的「跨我身體」派對創辦者B E N N,近年足跡遍及歐、亞、大洋洲各地。歌曲取樣客家傳統戲曲,將嗩吶、銅鑼、堂鼓等在地聲響元素,並完美融入部落節奏之中,展現作者對於音色的敏銳直覺。
足以代表新時代恆春的一首主題曲,從「山羊酒館」還在時的 open jam 發展至今還在「多久餐酒館」傳唱,描述才華洋溢又怪怪的人都聚集在了恆春,一起喝酒一起做怪怪的事,好不快樂~而且還是一首能幫助店家提升營業額的歌,這種具有社交功能的共謀更是迷人。
關於南向,基本面是去建立新聽眾群,更高深的是讓音樂與東南亞各地特色文化迸發有意思的碰撞。雷擎用新作《南洋探險隊》實踐了有機的音樂融合,在新元素與自我風格找到洽好平衡,不浮誇不執迷表象,讓他從一眾新生代中展現更明確輪廓與底氣。
『馳騁台灣嘻哈樂壇過二十載的老莫 ILL MO,從參劈時期到獨立推出個人專輯,乘載台饒的興衰,以穩健的韻腳和繼承道統的 BoomBap 風格著稱。2024 年〈與世為敵〉一曲不僅致敬嘻哈傳奇 2 Pac,也以 90’s West Coast 編曲,打造夢回東西岸嘻哈大戰的當代呈現。可敬的不是持續創作,而是持續創作之餘又持續進化。』
這位來自成都饒舌歌手,他擅長用歌詞建構出畫面感的社會寫實作品,目光拉到三線城市,唱著主旋律之外的歌,因此被譽為「說唱賈樟柯」。不當鍵盤戰士,直接透過創作來回應與反問大家——什麽是「Re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