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ording to your device's language settings, we also offer English (Global).
追_那裡有你-故事梗概
追_那裡有你-故事梗概

追_那裡有你-故事梗概

Pop鳥巢AI音樂點滴Podcast

  • 播放次數

    0

  • 喜歡

    0

追_那裡有你-故事梗概

追_那裡有你-故事梗概

鳥巢AI藝術
鳥巢AI藝術

發布時間 2025-04-30


介紹

二零零一年,偉青剛從軍中退伍,在台北找到第一份美術編輯的工作,開始了桃園與台北間每日通勤的生活。上班第一天,他搭上早晨7:15的電聯車,無意間注意到角落裡那個文靜的大眼女孩,頭髮間挑染著柔和的褐色。

日子一天天過去,兩年多來雖然彼此未曾交談,卻總在同一班列車、同一個車廂裡相遇。擁擠的通勤時刻,他們時而背靠背,時而尷尬地微笑對望,像是命運悄悄安排的默契。

那年四月二日的清晨,列車搖晃中,偉青一眼瞥見,女孩坐在靠窗的位置,正翻閱著今天的報紙。報紙頭版,全版刊登著「哥哥」過世的消息。她的手指停留在標題上,微微顫抖,眼眶也悄悄泛紅。偉青愣住了——在這擁擠又冷漠的車廂裡,他第一次感覺到,這個素昧平生的女孩,與自己擁有著同樣的悲傷。

九月十七,納莉颱風侵襲肆虐全台,隔天清晨,偉青依舊前往桃園火車站,卻發現因台北車站淹水,所有北上列車停駛。混亂的人潮中,他又看見了她——焦急在車站大廳,四處張望。

或許是突如其來的勇氣,又或許是那天報紙上的眼淚成了無聲的約定,偉青走向她,微笑著開口:「既然今天我們都去不了台北,要不要……一起去喝杯咖啡?」

女孩愣了一下,隨即輕輕笑了出來,「好啊……星巴克吧。」
「啊對了,不好意思,我叫偉青,你呢?」
「莉娜。」

一場風災,一份熟悉又陌生的默契,兩個原本各自孤單的靈魂,從此交織在一起。

...查看更多 收合

歌詞 動態歌詞

歡迎收聽,今天我們要聊一份特別的資料。
嗯哼。
這是來自[追.那裡有你]的文字記錄,講一個真實發生在通勤火車上的故事。
對,這資料精彩的是它細膩地抓到兩個陌生人,從觀察了快兩年。
兩年多耶。
對,默默地看,最後真的有互動。那過程值得看,有每天的重複,小小的情感觸動,還有想不到的轉折。
好,我們來看這緣分是怎麼開始的。時間是2001年。
嗯,主角叫偉清。他那時剛退伍,在台北找了美術編輯工作。
所以就要通勤了。
對。就開始每天從桃園搭火車到台北。在他剛開始通勤沒多久,每天早上固定搭7點15分的電聯車。
嗯哼,很早。
他就注意到車廂角落,常有個女生看起來文靜,眼睛大大的,頭髮有挑染褐色。這女生就是麗娜。
好,這是第一印象。接下來就妙了。
真的。
接下來,兩年多的時間。
兩年多。
他們一句話都沒講過。
嗯,這很厲害。
但很奇怪,幾乎每天都搭同班車,常在同車廂。
哦。
那通勤時間你知道嗎?人擠人。
對啊。
有時甚至會背靠背,或不小心眼神對到,就點頭,笑一下。
嗯,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對不對?
完全是。
這種穩定模式,形成不用講話的默契,但也可能變成難打破的隔閡。
對。
直到有個關鍵時間點。資料寫到是2003年4月2號。
啊,那天報紙頭版是...
對,張國榮過世的消息。
嗯,那天偉清在車上看到麗娜看報紙,注意到她眼眶紅紅的。
這我覺得是個重要的情感連接點。
情感連接點。
對。雖然他們沒講話,但因為共同情緒,這裡是悲傷,兩人心理距離拉近了。
嗯嗯。
這是偉清第一次感覺到,我跟這陌生女生間好像有無聲共鳴。大家都為同件事難過。
了解。這像在他們間悄悄搭了看不見的橋。
嗯,即使這樣他們還是沒講話。
對。真正的轉折點是來自另一外在事件。
就是那颱風嗎?
對,同年9月17號,那利颱風。
哇,那利,我記得那次很嚴重。
沒錯。隔天早上,9月18號,偉清照常去桃園車站要搭車。
結果?
結果發現台北車站淹大水了。
啊對,那次台北車站淹得很慘。
所以北上火車全停開。整個車站亂糟糟,大家都很急。
可以想像那畫面。
然後在這混亂脫離平常軌道的狀況下,他又看到麗娜了。
欸,也在車站?
對,一樣被困住,看起來很慌。這一起被困住的狀況,馬上創造了一種我們是同路人的感覺。
對對。
所以就在那時,偉清終於做了件他兩年多來從沒做過的事。
採取行動了。
他鼓起勇氣走向麗娜,開口說:「不好意思,我叫偉清,你呢?」
哦。
然後麗娜回說:「麗娜。」偉清接著講:「既然今天我們都去不了台北,要不一起去喝杯咖啡?」
哇,麗娜怎麼說?
他說:「好啊。星巴克吧。」
成了!
欸,你看,這裡我們又看到一個關鍵啟示。就是說,平常那種穩定的日常習慣,雖然讓人安心,但也可能阻止了新連接發生。
嗯嗯。
結果這颱風,一個外在不可抗力,雖然造成不便,可是意外變成破局者。
真的耶。
它把維持了兩年多的沉默跟習慣打破了。逼得他們跳出平常模式,創造了讓互動不得不發生的機會。
嗯。
而且說不定,之前一起為張國榮難過的時刻,也在潛意識裡拉近了距離,讓這步更容易跨出去。
有可能耶。這故事有點戲劇性,但又是真實的。後來還被寫成一首歌。
哦,真的?
對,歌名叫《那裡有你》。風格是舒情搖滾。
欸,歌詞有寫到這故事嗎?
有。歌詞捕捉了那種清澀又甜甜的感覺。裡面有句我印象深,是「好多字想開口說起,字卻滑落掌心裡」。
哇,這很貼切,就是那種想說又不敢說的心情。
對,描寫那種從默默看著對方,到最後終於開口的感覺。
所以回頭看這整個過程,緣分的發生,好像需要一些條件。
嗯,你覺得有哪些?
就是長時間近距離的巧合共存。
對,那兩年的通勤。
然後要有能觸動內心的無聲共鳴時刻,像那張國榮事件。
嗯,情感上的連接。
最後好像還需要打破原本規律的外部催化劑,像這次颱風。
嗯,這分析蠻好的。這會讓人想,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多少像這樣近在咫尺又好像遙遠的連接。
對啊。
很多時候人與人間可能就隔著一層薄薄的沉默,或者是習慣了。
嗯嗯。
說不定只需要一個小小的外在改變,或一點內心勇氣。
嗯。
就可能把長期的默默觀察變成真正互動。
沒錯。
最後也想問聽眾,在你每天生活路線上,是不是也有幾個常看到擦肩而過的人?
嗯。
就是那種讓你感覺眼熟,可是始終是陌生人。
對。
不妨想像一下,如果有天某個你已習慣的日常環節突然被打亂了。
嗯哼。
會不會開啟什麼你想像不到的新故事?

...查看更多 收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