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寂天菩薩造的《入菩薩行論》。這部殊勝的大論主要是宣講如何幫助眾生產生殊勝的菩提心,並再再增上菩提心,從而圓滿自他二利的殊勝的教授和竅訣。此論典表達的意義在整個世間的所知中是最為殊勝的,雖然我們無始以來乃至今生都學習了很多知識,但是對於真正能夠一心一意利他、改變自心與殊勝實相相應的教授,的確接觸得不多。
我們有因緣接觸到這樣殊勝的教言,學習之後,應反復觀察、思維,以期在心中產生殊勝定解。在殊勝定解的基礎上,再再的反复串習、實踐《入行論》教言。通過聞思修的次第不斷串習,可以使我們的心從自私自利、虛妄分別的心態中,逐漸轉變成菩薩心、菩提心;我們的行為也能變成菩薩行。所以我們現在有機緣學習《入菩薩行論》,應該生起大的歡喜心。
最初學習的時候,會興趣比較大,感覺比較新鮮,但到了中後期,還要保持這份對正法的歡喜之心就不容易了。如果能夠趨入法義,在學法過程中得到法喜,那麼歡喜心比較容易保持;否則單憑新鮮感,很難一直保持非常殊勝的歡喜心。學習時應盡量多思考,多探討,這樣在學法過程中,自己的智慧、悲心會增長。對論典的殊勝含義認知得越深,實際上自己就越能受益。
論名和譯禮上節課已經講完了,今天要講的是第二個科判“論義”。《入菩薩行論·善說海》的作者無著菩薩,對其他印度論師對本論的體系如何安排都做了觀察,那麼他在《善說海》中是怎樣分這十品的含義的呢?本註釋的分法如下:
甲二(論義)分三:一、入造論之理;二、所入之自性;三、圓滿結尾。
論義分為:第一、趨入造論的理由和前行;第二、所入菩薩行的自性;第三、圓滿的結尾。從三方面來歸攝《入行論》的論義。
乙一(入造論之理)分二:一、真實宣說;二、講述宣說之必要關聯。
在這個科判中,第一、真實宣說入造論之理;第二、宣說完造論之理的利益之後,以旁述的方式講述所說、必要、關聯等意義。 在學習第二個科判時,可以知道它的必要等意義。
丙一(真實宣說)分三:一、禮讚句;二、立誓句;三、示現謙虛。
丁一、禮讚句:
善逝法身佛子伴,及諸應敬我悉禮。
這個頂禮句是寂天菩薩在《入行論》中的頂禮句,也就是原文頌詞的頂禮句。前面學習過《善說海》總的頂禮句、分別頂禮句;然後又學習了論名後的譯禮句,即翻譯者的頂禮;接下來又出現了頂禮句、禮讚句。這是在該論典中學到的第三種禮讚句,是寂天菩薩造論前的頂禮。其中主要頂禮的對境是三寶,附帶對其餘應該恭敬、頂禮之處都恭敬地頂禮。
“善逝法身佛子伴”:“善逝”指佛寶;“法身”指法寶;“佛子”指僧寶。“伴”是一起的意思,統一對三寶做頂禮。除了頂禮三寶之外,“及諸應敬”即其餘應該恭敬的地方,我也恭恭敬敬的頂禮。
頂禮的必要性前面已經分析過,它可以圓滿很多的資糧。頂禮是法行之一,在修持加行或其他修法時,很多地方都有頂禮;頂禮是折服傲慢的一種殊胜對治;頂禮能夠獲得殊勝的資糧;頂禮可以清淨罪障;頂禮可以遣除造論之前的種種違緣;頂禮可以表明自己是佛弟子的身份等,有很多必要。所以寂天菩薩在造《入菩薩行論》的最初頂禮三寶,說明自己的身份是三寶弟子;對於其他應該恭敬之處也恭敬頂禮,說明寂天菩薩沒有任何的傲慢心,只要是有功德的、應敬禮之處都頂禮。如果我們內心中有傲慢,是不願頂禮的;如果願意頂禮,說明內心打破了傲慢。如果對什麼樣的對境都能夠頂禮,就說明相續中的修法達到什麼樣的階段,或者說內心中的煩惱是不是消除,我慢是不是消除等等,通過頂禮方式也可以如是了知。
後面的註釋會宣講“善逝”指佛寶;“法身”指法寶。有時我們理解法身是屬於佛寶之一,因為佛寶具有法、報、化三身,但是此處的法身是指法,不是指佛。佛寶以“善逝”代替,“法身”在此處代表的是法寶,“佛子”是僧寶。下面我們看註釋中的內容:
〖關於“善逝”,普明論師認為,由於善妙逝去,因而稱為善逝,比如說身相善妙、善淨瘟疫、善滿妙瓶。〗 “善逝”指佛寶。印度的普明論師認為“善逝”兩個字的含義應理解成“善妙逝去”。在其他註釋中,“善”解釋為“好”,“逝”解釋為“去”,“善逝”就是“好去”的意思。有時“逝去、好去”很容易理解成是不是誰去世了,實際上此處不是這個意思。“逝去、好去”是去向哪裡呢?是去向殊勝的彼岸。眾生代表此岸,如果能夠通過善妙之道修持,就可以到達解脫的彼岸,這就是“善逝”的意思。
到彼岸有“暫時到彼岸”:比如說菩薩地當中的“布施到彼岸”、“持戒到彼岸”,這樣的方式可以理解成暫時到彼岸;還有“隨順到彼岸”:比如修持布施的法,雖然還沒有達到布施波羅蜜,但是現在掌握了修持的方法,再不斷的修持,可以稱之為“到彼岸之道”,是能夠到彼岸的一種方法。菩薩是階段性到達彼岸,佛陀是完全到達了大解脫善逝的彼岸,已經圓滿到達了彼岸,因而稱之為“善逝”。
〖比如說身相善妙,善淨瘟疫,善滿妙瓶。〗這些都是“善逝”的不同含義。“ 身相善妙”有善的含義,“ 善淨瘟疫,善滿妙瓶”都有“善逝”的意義,而且“身相善妙,善淨瘟疫,善滿妙瓶”與下面的含義也有對應。下面的這一段話中,不僅講了三種善逝的不同意義,還配合這三種意義講了三種比喻。“身相善妙,善淨瘟疫,善滿妙瓶”就是三種意義的三種比喻,我們學習的時候就可以了知。
〖斷除了煩惱障等障礙後莊嚴逝去,〗第一種“善逝”是莊嚴的“逝去”,是莊嚴的含義。怎樣的一種莊嚴呢?“斷除了煩惱障等障礙”。因為眾生相續中具足煩惱障,“等”字表示還有其他種種障礙,但以煩惱障為主。斷除了煩惱障之後,才能稱之為莊嚴。凡夫人沒辦法稱為莊嚴,為什麼呢?因為凡夫人相續中具足煩惱障、充滿煩惱障,不但有俱生的煩惱障,還有遍計的煩惱障。由俱生的我執產生了煩惱障,通過學習外道的觀念產生了遍計煩惱障,眾生的相續充滿了污穢,沒辦法稱之為莊嚴。
佛陀已經斷除了煩惱障。斷除煩惱障可以從兩個層次或是三個層次來理解:第一個層次,針對小乘的修行者,到了阿羅漢果位的時候,相續中的煩惱障及其種子已經徹底滅盡了;第二個層次,從大乘菩薩角度講,七地菩薩末位到八地時,煩惱障種子也徹底滅盡,到佛地的時候,不但是煩惱障的種子滅盡,連煩惱障的習氣也完全斷盡了。
真正來講,佛陀相續中斷除煩惱障的斷德,是以圓滿的方式呈現的。因此,此處可以對應一地到七地末位之間斷除煩惱障的功德。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因為佛陀安住於佛地的殊勝功德,相續中完全沒有一點煩惱障,所以佛的相續是最為莊嚴的,沒有一點點的染污法,沒有不淨法,因此稱之為“莊嚴逝去”。“莊嚴逝去”的意義對照三個比喻中的“身相善妙”。佛陀淨除煩惱障之後,相續非常清淨、莊嚴,就比喻成一個士夫的身相非常善妙。就是說他的相續、面容,沒有一點點污點,清洗得非常乾淨。就如一個人的身相善妙一樣,清淨了煩惱障種子的佛陀,也具足瞭如是的莊嚴功德。身相善妙的莊嚴和佛消盡了煩惱障的莊嚴,從某個意義上來講有相似之處,所以以“身相善妙”作為“莊嚴逝去”的比喻。
第二種“善逝”的含義是指〖遣除對真如不了知的無明等以後不退而逝去,〗“不退而逝”主要是遣除無明等。在註釋中宣講三清淨地——第八地、第九地、第十地主要是斷除了所知障。所知障是無明的自性,因為煩惱障在八地以前都已經斷盡,所以八地以後菩薩相續中剩下的就是前面煩惱障種子的習氣,也就是一種所知障。對真如沒有完全了知,對於一切圓滿所知法的本性不了知,這種障礙稱之為所知障。所以需要遣除對真如法界、如來藏自性的不了知,達到完全了知。這裡不了知不是連一分都不了知,其實菩薩在初地就已經現前了法無我和人無我的證悟,所以對真如的本性是有一分了知的。此處說對真如不了知,主要是指不了知剩餘的部分、圓滿的部分以及還有沒完全通達、完全現前的部分,主要是從所知障的角度講。
前面講煩惱障是從初地到七地還有,佛陀沒有煩惱障也沒有所知障。不管是初地菩薩對於所知障有一分的斷除,還是佛陀對所知障完全斷除,主要說明佛相續中不會再有所知障,已經完全遣除了對真如不了知的無明。遣除了這種微細的所知障之後“不退而逝”,即佛陀不會退轉,不可能在了知法性之後又退失。所以了解“不退”的時候,要先了知什麼是退轉?退轉指某個眾生在達到某種層次之後,還會失去這種身份、境界,稱之為退轉。比如世間中修禪定的外道,可以達到非想非非想天,得到四禪定等世間禪定,但是由於沒有斷除無明,沒有斷除我執的種子,沒有證悟無我空性的緣故,這種禪定最終會退失,這叫做退轉,它是反复的自性。而佛陀及聖者已經完全斷除了無明障礙,是完全不會退轉的,尤其是到達了佛地後,完全沒有絲毫退轉的可能性,所以這就叫“不退而逝”。
“不退而逝”對照“善淨瘟疫”。為什麼呢?“瘟疫”就指天花等傳染病,如果把這種病一次性治好了,今生不會再染上。佛陀斷除了所知障之後,就不可能再生起所知障,不但今生不會產生,以後的生生世世中也絕對不會再產生所知障。“善淨瘟疫”就是對“不退而逝”的比喻。
第三種“善逝”指〖清除一切習氣以後究竟而逝去〗。這裡指淨除一切習氣。斷習氣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斷煩惱障;第二個層次斷所知障;第三個層次斷習氣障(最微細的習氣)。菩薩在八、九、十地也要斷煩惱障的習氣,在十地末尾的時候,還沒有現前佛功德法。第三層次主要是指金剛喻定,金剛喻定是用金剛比喻力量之大,金剛是無堅不摧的。我們相續中最微細的習氣,十地以前的智慧根本沒辦法清淨,必須要以最強大的智慧才能斷除最微細的習氣。一般來講,在斷除障礙習氣時,最粗大的習氣是最先斷的。如通過學習外道產生的粗大的遍計煩惱、障礙,到初地時就斷掉了,然後逐漸從粗到細,慢慢到達金剛喻定時,斷除的就是最細的習氣。這個過程在有的註釋中用洗衣服作為比喻:洗衣服的時候最先洗掉的是最粗大的灰塵,但如領口、袖子等細微處,這些地方一下子洗不干淨,所以要使勁用手搓,才能把很髒的地方洗淨。斷障也一樣,粗大的煩惱最容易斷,最細微的最後斷,到金剛喻定時斷除一切的習氣,之後第二剎那無間成佛,就獲得了殊勝的佛果。
佛陀已經清除了所有的習氣,阿羅漢雖然也獲得了一些殊勝的功德,但相續中的一些習氣還沒有辦法斷除。阿羅漢在小乘中已屬於無學道,沒有什麼可學了,再沒什麼可增長的功德。可是因為沒有大乘的殊勝修法、沒有空性的緣故,阿羅漢的相續中還會殘留一些習氣。比如在《賢愚經》及其他很多小乘的經典中,就描繪了一些阿羅漢習氣猶存的故事。
比如有一個阿羅漢多生累世中是婆羅門、大戶人家的領主,對手下的人經常稱為小婢。成就阿羅漢果位之後,有一次他要過恒河,當時水很大,他就命令恒河女神:“小婢,住流!”他說,你把水給我停住,我要過河。像他這樣阿羅漢,證悟的力量很大,恒河女神沒辦法,只有把水停住,然後阿羅漢就過河了。恒河女神不服氣到佛陀面前告狀:“您的聲聞弟子某阿羅漢叫我小婢,其他的人都對我非常恭敬,但是他叫我奴婢。”佛陀說:“這是因為他在很多世以來,都是生長在富貴之家,對手下的人叫小婢慣了,實際上他沒有煩惱,已經完全斷掉了煩惱障及煩惱障的種子,不是不恭敬你,只不過習氣未斷所以如此。我把這個阿羅漢叫過來向你道個歉。”佛陀就把這個阿羅漢叫過來說:“你對她這樣稱呼非常不好,給她道個歉吧。”阿羅漢就說:“對不起,小婢。”他道歉的時候還是稱呼小婢,所以佛陀說:“你看吧,他的習氣還是有點深,沒辦法斷除。”所以雖然阿羅漢煩惱沒有了,沒有傷害別人的噁心,但是習氣還在。
有一些阿羅漢走路時,踩到毒蛇被咬的情況也有,[1]未專注、觀察時,還是會有這種習氣。還有一種說法:以前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 者很多世做過猴子,所以今生成就阿羅漢後還有蹦蹦跳跳的習氣,一個初學的比丘都不應該這樣沒有威儀,何況他是佛陀教下兩大弟子之一的阿羅漢,但是多生累世以來的習氣沒有斷掉,成就了阿羅漢仍然如此。還有一些阿羅漢多生累世當過妓女,今生雖然證悟了阿羅漢果,還是喜歡照鏡子,還有照鏡子的習氣,沒有煩惱但習氣猶存。在《賢愚經》和其他經典中,有很多諸如此類的公案,說明雖然阿羅漢的證悟在小乘道中達到究竟,但是習氣還沒有斷。而佛陀就絕對不可能有習氣,絕對不可能有身、語、意習氣的絲毫遺留。所以清除一切習氣之後,“究竟而逝去”,說明了佛陀的功德非常究竟、圓滿。
“究竟而逝”對照的比喻是“善滿妙瓶”。“善滿妙瓶”就指寶瓶滿滿的,裝滿了水和甘露,沒有什麼空缺,就是“無餘”。所以有時“究竟而逝”就叫做“無餘而逝”,究竟和無餘是一個意思,指沒有剩下的。此處“究竟而逝”也是達到了究竟的意思,裝滿了寶瓶再沒辦法裝了,已經達到圓滿、達到究竟,沒有什麼餘下的空間。所以此處“究竟而逝”對照“善滿妙瓶”。
上師在講《入行論》的註釋、以及講《釋量論》第二《成量品》“善逝”時,也是以三個意義對照三個比喻的方式介紹的。此處以前面的三種比喻與後面的意義一一對照,說明佛陀相續中的煩惱障、所知障和習氣完全一點不剩的斷除了,讚歎了佛陀的圓滿功德。
“清除一切習氣以後究竟而逝去”。〖這是從斷功德的角度而講的。〗佛陀相續中有斷德、證德。斷除了煩惱障、所知障、習氣障,主要就斷德而言,當然斷德圓滿了,證德不可能不圓滿,所以斷、證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只要斷德圓滿了,證德一定圓滿。換個角度說,證德圓滿了,斷德一定是圓滿的。
〖善天尊者則認為,由於證悟了一切所證,因而稱為善逝。〗普明論師從斷德的角度介紹善逝,另外一位印度論師——善天論師認為:因為圓滿證悟了一切所證,證悟了圓滿的法界和一切諸法的究竟本性,以及自己相續中圓滿的如來藏的自性,該證悟的全部證悟了,也可稱為“善逝”。善妙的逝去,到達了圓滿的彼岸。前面從斷的角度來講的,這裡從證悟一切所證的角度講,是從證德方面來講善逝。
〖總而言之,正因為善妙圓滿斷證功德或者趨至最勝安樂之地,故而才稱為善逝。〗總結前面的斷和證兩種觀點,或是斷德圓滿,或是證德圓滿各有側重。非常善妙圓滿的斷德叫善逝,非常善妙圓滿的證德也叫善逝;或者趨至最勝安樂之地也叫做善逝,從善至善,從快樂至快樂。如果已經安住在菩薩道,菩薩道的過程是很安樂的,道是安樂之道,趨至最勝安樂之地、最勝安樂之果,叫做“從樂至樂”。善逝就是善妙的道趨向於最勝安樂之地。“去向、逝去”就是這個含義,所以才稱之為善逝的。
〖《菩薩地論》中云:“ 趨入殊勝處而逝,不退逝故稱善逝。” 〗這個意義能在《菩薩地論》中找到教證。《瑜伽師地論》中有聲聞地、緣覺地、菩薩地的說法,《菩薩地論》是《瑜伽師地論》中的一品。《瑜伽師地論·菩薩地》在講菩薩的功德、佛的功德時,也講了“趨入殊勝處而逝”。如前所說“趨至最勝安樂之地”,在《菩薩地論》中講“趨入殊勝處而逝”,叫善逝、不退逝,斷和證的功德完全不退轉,所以稱之為善逝。
〖這以上講的是佛寶。〗以上對於佛寶功德是以“善逝”——佛陀十大名號之一,作為介紹佛寶功德的殊勝之處。了知之後,當然應該恭恭敬敬的頂禮。平時我們頂禮佛陀,如果能夠了知佛陀的殊勝功德,那麼內心的信心就會更加強烈;再去頂禮,其意義和功德完全不相同。
現在講法寶。〖所謂的“法身”,如《寶性論》中云:“ 當知法身有二種,法界極清淨本體,以及依彼之等流,宣說甚深種種法。” 〗 這裡“法身”主要指法寶。佛的功德法中有法身、報身和化身。為什麼把“法身”稱為“法寶”?“法”就是種種的證法和教法;“身”有時理解成身體的身,但“身”字也有聚集的意思,很多法聚集在一起叫“身”,有時叫“蘊”,法身就是指很多法聚集在一起。法寶主要是“滅諦”和“道諦”所攝。滅諦和道諦都有很多功德法。道諦有證法和教法兩種,法身包括了證法和教法。當然法身也包括最為清淨的法身和依靠法身流現出來的教法,都稱之為法身。此處引用彌勒菩薩在《寶性論》中宣講的觀點,《寶性論》講了七大金剛處、如來藏和菩提功德事業,還有佛法僧三寶的自性。在最開始時,把佛法僧三寶逐一介紹得非常清楚:佛陀的八種功德,法寶的八種功德,僧寶的八種功德等等。所以在講法身時也有這樣的安立。
“ 當知法身有二種” 應該知道所謂的法身有兩種,第一種是“法界極清淨本體。” 法界最為清淨的本體,現前最為清淨的本體,就稱為法身。“以及依彼之等流”,“彼”字指法身,就是法界極清淨本體。現前證悟的法界清淨本體的自性,依靠所證悟的法身,流現出來的教法,叫做“依彼之等流”。“等”指平等,“流”指流現。“等”,從某個角度來講,是一種平等性。比如,教法佛經就是從佛所證悟的智慧中平等流現,佛證悟了什麼境界,就在教典中宣講證悟的境界、證悟的方法,與其相同流現成文字,所以它就是“以彼之等流,宣說甚深種種法”,教法中宣講了甚深法和種種法兩種,兩者都屬於教法。
按照《善說海》中的註釋來看它的意義,〖按照此論中所說,證法的法身是與法界、具二清淨無漏的智慧無二無別,〗在《寶性論》中對法身分了兩類,第一類叫做真證法身,第二類叫假教法身,有真假的差別。
第一是真實的證法身。證法身是什麼呢?“ 證法的法身是與法界的自性、具二清淨無漏的智慧無二無別”。法界的本體具二清淨,第一是具有本性清淨,每個眾生的本性都是清淨的;第二叫做具足離垢清淨,雖然一切眾生本性清淨,但因沒有認知其本來清淨而染上了煩惱障、所知障的垢染,因垢染遮蔽了本來清淨的本性,就像烏雲遮住了天空。之後通過發心、加行、修道的方式,把煩惱障、所知障一分一分清淨,這叫離垢。到了佛地時,一切垢染徹底清淨,現前了離垢清淨。本身俱足原始的本性清淨,後來通過修道又具足離垢清淨,就叫做具二清淨。只有殊勝的佛果,才是真正圓滿具足二清淨,其餘果位都不能稱之為二清淨。眾生只有一種清淨,就是本性清淨。聲聞、菩薩等,只具有部分離垢清淨還沒有圓滿,真正圓滿具足二清淨的就是佛。所以“具二清淨無漏的智慧無二無別”叫做真證法身。“證”就是證悟、證法的意思,是真實的法身,叫真證法身。
第二是假教法身。〖教法的法身是指就二諦而言的一切甚深、種種教典法門,這些是法寶。〗假教法身的“假”是相對於“真”而言。“真”是和法界無二無別的,具二清淨無漏智慧是和法性、究竟實相完全相合的,相對而言就是真實;“假”是通過法身流現出來的,為了度化眾生而在眾生的分別心面前顯現的教法。如我們看到白紙黑字上的語言文字,都是屬於眾生的分別心,相合於眾生的分別心顯現出來的。雖然通過文字可以引導我們趨向究竟法界,但它的本體、自性必定是屬於分別心,或屬於眼識的對境,或屬於耳識的對境,或屬於意識的對境,都是屬於分別心的對境,所以還不是真實的法界。此處“假”並不是說法是假的,而是針對於究竟實相來講是屬於分別心境界的緣故,所以稱為假教法身。
“教法身”即教法的法身,是指二諦而言,以二諦作為分基。二諦即勝義諦和世俗諦,觀察時相合於勝義諦的法就叫一切甚深法,在《寶性論》第四句中說“宣說甚深種種法”,實際上是假教法身中的兩類:一個是甚深法,一個是種種法。從二諦而言,抉擇圓滿的勝義諦、與勝義諦相合的法稱為“甚深法”;就世俗諦而言的法叫做“種種法”。為什麼世俗諦的法叫做“種種法”?因為勝義諦只是唯一的法性,沒有很多的分別。講空性的時候,一切萬法的空性圓融一味,沒有種種不同差別;而講世俗的時候,就有很多差別:有出離心修法、菩提心修法、四禪八定的修法等等。世俗諦的種類很多,觀待於世俗諦的修法也分很多種,所以此處稱為“種種法”。一切甚深法和種種法是相合於勝義諦和世俗諦講的,種種教言法門就稱為法寶。
為什麼把法寶稱為法身,就是從這個方面去理解的,而且通過學習“法身”,我們也知道了:一個名詞出現的時候,不一定是我們已經認知的那種意思。如果不學習法身和法寶之間的異同,我們一看到“法身”,就很容易認為這裡的法身就是佛的法身,就會懷疑與之前講的佛寶是否有重複的過失,是否有未講到法寶的過失?實際上不是這樣,此處法身就是指法寶。那麼從哪個方面理解法寶?從它的真證法身和假教法身,尤其是從假教法身的角度來安立,比較相合於現在對法寶的理解。因此,不同的名詞出現在不同的場合,一定有不同的意義。所以通過系統學習佛經,我們就知道,當看到一個名詞時,要看它出現在什麼場合,在此處表達的是什麼意義。諸如此類的內容很多,隨著學習的深入還會逐漸接觸到,接觸之後我們抉擇的方式、以及種種的智慧就會逐漸打開。
〖由於這些法寶對於善逝來說也是具足的,因而稱“具”。〗上師在講記中說,在藏文中有個“具”字,但是沒有翻譯出來。為什麼叫“具”?法寶對佛來講都是具足的,故稱之為“具”。我分析時有一個懷疑,當然自己不太懂藏文,只是懷疑而已,講出來看能不能作為參考的一種思路。頌詞“ 善逝法身佛子伴”中有一個“伴”字,註釋《善說海》中有一個“具”字,從意義來講,“具”和“伴”有相似之處,而在《善說海》註釋中沒有解釋“伴”字,“善逝”、“法身”、“佛子”、“應敬”都解釋了,“伴”字在註釋中沒有出現,而出現了一個“具”字,我懷疑“具”字就是頌詞中“伴”的意思。在《善說海》註釋中解釋了“具”而沒有“伴”,頌詞中有“伴”而沒有“具”,從這個角度觀察,有可能“具”就是“伴”的含義,是不是具足這種含義?作為一種思路,大家可以觀察一下。
以上講了法寶的含義,接下來講僧寶——佛子。〖關於“佛子”,《寶性論》中云:“具信勝乘之種子,生佛與法智慧母,禪樂胎處悲乳母,彼即隨佛生菩薩。”〗在不同的論典中,佛子分為三類:一類佛子就叫做“身佛子”,比如以釋迦牟尼佛為例,佛陀的身佛子就是羅睺羅,他是佛陀出家前的親生子,是佛的身子,即佛之子;還有一種稱為佛的“語子”,指聲聞緣覺,通過佛陀講法而證悟聖果,從佛的語言所生,叫語子;還有一種叫做“意子”,意子就是繼承了佛陀的真實思想,對於大乘菩薩道、究竟的意趣、思想能夠繼承的稱為佛的意子,叫做大乘菩薩。此處的佛子,主要指大乘菩薩。《寶性論》中說,要誕生一個菩薩需要具足四個條件:
第一、“具信勝乘之種子”,必須對勝乘具有殊勝的信心。勝乘就是指大乘,對於大乘的整個修道和果,具足非常清淨的信心,相信通過道修持,一定能獲得殊勝的果、一定能夠利益眾生。對大乘道及其所表達的一切甚深、廣大的含義,都完全能夠信受,這叫做“具信勝乘之種子”。大海般無量無邊的佛法寶藏,如果沒有信心則無法趨入;想要現證圓滿的心性,沒有信心也無法趨入。這是第一個條件:如種子一樣的信心。
此處以四個比喻“種子、智慧母、胎處和乳母”,代指一個轉輪王王子誕生或生存的四個必要條件。這四個條件具足了,就可以逐漸生長成人。同理,一位菩薩的誕生也需要具足四個條件。第一就是“具勝乘信”,具大乘殊勝的信心就相當於種子。這個種子來自於父親。胎生的眾生,父親的種子很重要,如果沒有父親的種子就沒辦法誕生。一般而言,轉輪王王子需要轉輪王父親的種子,有一個很好的血統、種姓。對大乘的殊勝信心猶轉輪王的種子一樣。
第二是需要一個生母。“ 生佛與法智慧母”,能夠產生佛陀和法的智慧作為母親。這裡的智慧是什麼呢?就是般若。第一個是信心,第二個是般若空慧。很多地方把空性法門、般若比喻成諸佛之母。“三世佛母我敬禮”,三世的佛都是通過般若空性而產生的,所以把般若空性比喻成佛的母親。有了般若空性才能夠顯現佛,才能夠顯現法,所以必須要有般若的空性。要成為一個菩薩,除了有信心之外,還必須有了達萬法空性的智慧,這種智慧就相當於母親。所以只有種子還不行,還必須有生母,胎生尤其如此,這是第二個條件。
第三個條件“ 禪樂胎處” 。父母結合之後,受精卵住於“胎處”,即母親的子宮。子宮必須健康,沒有疾病,沒有導致胎兒發育不良的障礙,沒有導致流產的因素等等,安樂的胎處是第三個條件。住胎時必須要有一個很好的環境,古代國王的兒子——太子住胎時,國王會非常小心,讓人保護懷胎的婦人,有很多這樣的記載,所以安樂的胎處很重要。此處的“安樂胎處”是指能夠讓住胎的太子安樂生長的環境。一位真正的菩薩,能安住在禪定安樂的樂受中,相當於胎兒安住於良好發育的子宮一樣。所以菩薩除了具足信心和智慧,還需要具足殊勝甚深的禪定和禪定的安樂,這也是非常關鍵的。止觀雙運,禪定和無我智慧雙運,所以禪定的修法也很重要。
第四個是“悲乳母”,出生之後,餵養小王子都是由乳母進行,印度會給新生的太子配備四位、八位或十六位、三十二位乳母,有不同的描述。乳母主要負責餵乳,也有負責清污的、懷抱的、安全的,所以會安排很多位乳母。同樣的道理,要成為佛子,也必須要有大悲心。大悲心就相當於乳母,可以很好的照管小孩。有了大悲心之後,最初發心是為了救度眾生,中間積累資糧也為救度眾生,最後成佛也是為了救度眾生而說法。所以大悲心貫穿始終,就像乳母一樣,是不能缺少的。具足了這些條件之後,轉輪王的王子就可以順利的生長。同樣的道理,具足了這四個條件,“彼即隨佛生菩薩”,就可以跟隨佛陀的教法誕生一位殊勝的菩薩,這就是《寶性論》教證的意義。
〖由於生在如來種姓當中或者能夠成為如來的繼承者,因而佛子---諸位聖者菩薩是僧寶。〗為什麼把菩薩稱為僧寶?因為生在如來種姓中。真正的菩薩是生於如來種姓的,什麼是如來種姓、佛種姓?如來種姓是以救度一切眾生實現自他二利為種姓的。聲聞緣覺不能夠完全承擔如來家業,沒辦法完全承擔這樣的種姓,所以聲聞緣覺後來要重新發心入大乘。直接入大乘的就是菩薩,他們不需要經過小乘道修行之後重新發菩提心,菩薩不走迂迴之道,直接發心生於如來家族、如來種姓中,能夠成為如來的繼承者。菩薩修到底就是成佛,而聲聞的法修到底不是成佛,只得到小乘無學道的果位,要成佛必須重新開始發菩提心,脩大乘的空性。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菩薩能夠成為如來的繼承者。因而“佛子諸位---聖者菩薩”,就是僧寶。所以在《寶性論》和很多大乘經典中,大乘的僧寶就是指菩薩,而且是指登地的菩薩——聖僧。“諸位聖者菩薩”就是指僧寶。
從不太嚴格的角度而言,平時所講的僧寶,四個比丘以上都可以稱為僧寶,也可以稱為僧團,是凡夫的標準。如果按照大乘的標準,真正的僧寶應該指菩薩。《心性休息大車疏》也是這樣介紹僧寶的,所以聖者菩薩以上稱為真正的僧寶。在凡夫的修行團體中,四位比丘、比丘尼以上都可以稱為僧寶,沙彌等都可以叫做大僧眾、小僧眾,有時居士的團體也可以叫做僧團、小僧眾,《心性休息大車疏》是這樣講的。皈依三寶中的聖僧寶時,真正的僧寶應該是指初地以上的菩薩。
〖於包括僧寶在內的三皈依處,以及雖不是大乘的皈依處,但總的來說功德超勝的聲聞、緣覺、親教師、阿阇黎等,凡是一切可堪為應禮處的對境前,作者三門恭敬作禮。〗這裡解釋了第二句“ 及諸應敬我悉禮 ” :我要頂禮包括僧寶在內的三皈依處,以及不是大乘的皈依處的聲聞緣覺阿羅漢,他們的功德遠遠超勝凡夫,對他們也應該頂禮。一方面是對他們表示尊重;另一方面可以打破我們自己的傲慢心。而且他們的確有超勝的功德,對他們頂禮也能夠得到福德。
有些人雖然是凡夫,但是身為親教師、阿阇黎,也應該頂禮。親教師另外的名字叫堪布,堪布就是親教師,從戒律的角度講親教師主要負責傳戒,講授戒律,自己依止的親教師,就叫堪布。現在堪布一方面要傳戒,一方面要講法,有法師的意思。阿阇黎就是自己的上師。“ 凡是一切可堪為應禮處的對境前”,有些親教師、阿阇黎也是聖者,但因為三寶已經包括了聖者,此處意為雖然不是大乘的皈依處,或者不是聖者,但對於親教師、阿阇黎等應禮處也應該頂禮。還有其他的應禮處:比如佛塔、佛陀的聖地(佛陀降生的地方、成道的地方、轉法輪的地方、涅槃的地方)、四大聖地等。這樣我們的內心會逐漸和佛相應,逐漸產生菩提心或修道的功德。
此處作者對應該頂禮的對境,三門恭敬地頂禮。頂禮分為三類:上等頂禮、中等頂禮、下等頂禮。上等頂禮是安住在殊勝的證悟中,沒有能禮、所禮,這樣的安住就是一種頂禮;第二種隨順修行方式做頂禮;第三種就是以三門恭敬的方式來頂禮。對我們而言,三門恭敬地頂禮比較容易理解。作者外表上三門恭敬頂禮,內心安住在殊勝的證悟中,完全具足了上等頂禮。
〖關於這樣作禮讚的必要,正如《讚佛功德經》中說:“於本師善逝,雖作微供養,亦趨人天樂,得無死聖果。”〗這樣做頂禮、讚歎、供養的必要性到底是什麼?就像《讚佛功德經》所講,本師善逝和這些應該頂禮之處,都是非常殊勝的對境。我們的導師相續中具足很多圓滿的功德,所以對這樣殊胜對境,即使做微少的承事供養、簡短的頂禮、說一句讚歎,都能夠累積無量無邊的功德。因為對境太殊勝,即便做“微供養亦趨人天樂”,也能夠讓頂禮者、供養者,暫時獲得人天的快樂,究竟得到無死的聖果。《百業經》、《賢愚經》講了很多對佛、僧眾做一點點的供養,就得到很大安樂果報的公案。
《賢愚經》的《寶天因緣品》、《華天因緣品》講,以前有個人很窮,他只是去野地裡採一些花,散在僧眾的行列中,對佛和僧眾作供養,結果生生世世出生時都有鮮花降下,而且種種受用享之不盡,後來在釋迦佛出世時出家證阿羅漢果。他最初非常窮,但是以清淨心給佛、僧眾供養花的緣故,最後得這樣的功德,叫做華天比丘。還有一個人叫金天比丘,也是曾經給佛、僧眾供養一點點的水和一點金幣,最後得到很多功德。還有一個沒有很多財富的人,在野外溪水中撿到一些像珠寶一樣的圓石頭,拿來供養佛和僧眾,也暫時獲得了人天安樂,最後獲得聖果,這樣的公案在《賢愚經》中非常多。有空翻看一下《賢愚經》,對我們修行會起到很大的幫助,裡面直接講了因和果,這種因果不是一般人隨便想的,而是釋迦牟尼佛通過殊勝的智慧觀察之後宣說的。這一世的福報決定就是前世給僧眾、佛做了一點小小的供養得到的。如果我們去看,對因果不虛、果報成倍增長的道理,可以產生直觀的認識。雖然我們需要學習一些推理、教證,但是這些公案、故事,可以直接告訴我們此因生此果的道理。
〖作禮讚的目的就是為了成辦暫時與究竟的安樂等。〗作禮讚的目的和必要就是為了成就暫時和究竟的快樂。所以平時經常觀想對佛陀、法寶、僧眾做供養、頂禮,能夠讓我們暫時和究竟都獲得快樂。本課就講到這裡。
[1] 為避免踩到蟲蟻,一般阿羅漢走路腳不沾地。
...查看更多 收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