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這首歌 嗨,我是曾誠的誠。不好意思自稱主唱,又不想用本名的那個誠 :P 《曾經與如今》並不是我的第一首自創曲,卻是第一首公開和大家分享的歌曲。而之前的作品,全部都還沒完成哦!(哭) 開始寫歌這件事情有沒有一個明確的起點呢?如果有的話,大概是2016年9月。 因為當時的工作的關係,有機會進錄音室,看著錄音師、配音老師們,在隔著透明玻璃兩邊的房間裡,全神貫注的模樣,意識到他們正在一起透過聲音,試著完成一個故事、一個畫面。我想像著,如果是自己喜歡的歌手在透明玻璃另一邊,會是什麼模樣。 如果是我在透明玻璃的另一邊,又會是怎樣呢? 那天工作提早結束,離開錄音室彷彿離開一個很特別的世界,而真實世界又下起雨了。回家途中,伴隨著雨聲,我的心裡突然響起了一些旋律,那似乎是一種直覺,我知道那是「我的旋律」,馬上用手機錄下來,一回到房裡,就拿起從沒練好的吉他,試圖用我所知道的(呃,就是非常少的)和弦,把腦海裡的感受,帶來這個世界。 一個多月後以為這首「我的第一首歌」已經差不多完成了,可是總覺得好像哪裡不對,或許是想讓它有特別的意義,希望它能更美,又或許是擔心自己對作品的設計還不夠成熟,所以一直到今天,我還是沒有真正完成我的第一首作品。但這幾年間,我還是常常拿起手機,在不同的情境裡錄下腦中旋律,嘗試著寫出不同的歌,不同的故事。 但其實啊,我對自己完、全、沒、有、自、信,我不覺得自己是「真的會寫歌的人」。真正開始嘗試,才知道從前喜歡的歌,那些很愛的歌手,是真的付出了太多太多,做出太多太多妥協,才能完成那些一直留在我心裡面的歌。 一個月多月前,和吉他手討論著,有沒有可能在曾誠二人組10歲生日時,用一首創作曲,好好地紀念? 我們其實都沒什麼信心能真的完成一首特別的歌。我總是覺得,如果能早十年發現自己這麼愛音樂,這麼喜歡唱歌給你們聽,或許這十年之中,還能帶給你們更多的美好。 關於這首歌,最一開始我嘗試為「曾」和「誠」尋找符號,想讓它們一起說出這十年的故事,但我越這麼嘗試,心裡就越困惑: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這樣是不是太刻意了呢? 於是我放下「曾」和「誠」兩個符號都要一起出現的執著,心裡的旋律反而開始為自己尋找更多旋律,想說的故事也越來越清晰。我決定放下「誠」,我就是誠,我不要刻意寫出真誠,而是要真的順著真誠,完成這首歌。 邊寫邊感受,我才真的意識到我想說的故事是什麼。這首歌,是從「誠」的角度寫給「曾」的歌,也是寫給你們,給心裡面還記得,甚至還想念著曾誠二人組的你們,的一首情歌。 錄音階段,和吉他手先生在試錄過程中,也依照彼此聲音的特性調整了作品旋律、間奏等設計,最後一起完成了這首歌。雖然作品最後還是定調為Demo版本,但實在是太想和你們分享了!也希望以後有機會能完成更完整的版本給你們聽! 這是一首詞曲都有點老派的作品,可能因為我也老了吧?無論是文字或旋律,我都想過要如何改得更洗鍊、更迷人,但想了又想,我決定保留那些第一時刻脫口而出的老派台詞、不經意哼出的芭樂旋律。 十年過了,你成為不一樣的人了嗎?或者你仍然是曾經的那個自己?我和你們,都是慢慢在不同的故事上,走著走著,才走到如今。如今,我不太確定我成為怎麼樣的人了,我也不知道你們心裡還記不記得我們的歌聲,可是我還是想唱歌給你們聽,把不敢說的話,唱給你們聽。 這首歌,獻給親愛的吉他手,以及親愛的你們。10年快樂! ●特別感謝: 謝謝我親愛的姐姐、好友寬齊、雅雲以及鄭玉珍餅舖–鹿港百年老店小老闆先生,所有幫助我們的人。有些人在作品最原始的版本時就直說好聽,給予大大的肯定,有些人對於歌曲的設計提出最真心又適合的建議,或是在錄音階段大方提供各種設備和協助,沒有你們,曾誠二人組沒有辦法完成這首歌,你們的支持真的真的讓我好感動! 最後謝謝我的吉他手,一邊照顧我的玻璃心,一邊和我堅持到底,一起完成我們的歌。我是個很機車又很弱的夥伴,謝謝你理解我對這首歌的各種想法和堅持。吉他手萬歲! :D 謝謝好喜歡好喜歡音樂的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