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ording to your device's language settings, we also offer English (Global).
夏娃。上帝之死 eve. the death of god
夏娃。上帝之死 eve. the death of god

夏娃。上帝之死 eve. the death of god

12 首歌

  • 播放次數

    0

  • 喜歡

    0

夏娃。上帝之死 eve. the death of god

夏娃。上帝之死 eve. the death of god

飢餓藝術家 The Hunger Artist

專輯發行時間 2012-11-26
建立於 2012-11-26


介紹

「那裡有光,你偏往暗裡去。」

稱你做人子,你未必認祂做你的父。
他說你是領著原罪降生,像你不該享有純潔和無知一般。

你懷念記憶本身還沒有發生之前的記憶,思考問題本身還沒有產生之前的問題:
在那裡你似乎赤身裸體,沒有是非對錯,沒有優劣善惡,純真而快樂。
既是骨肉相源,你相信她必定會被引導到你的面前,做你永恆的棲息地。

為此,你見過你所能見過最黑暗深邃的窄縫,偏往裡面去。
你知道那才是你的應許之地,流著奶與蜜。

乍聽飢餓藝術家,也許會被其中充斥的懷疑、不信任、與缺乏安定的神經質氣息給哽塞住、久久難以吞服。如果要用一個形容詞來總歸這些元素,那必定是「孤寂」。他們徒手挖掘這些巨大,卻總是被深埋的情感,正面對決、毫不閃躲。可以說,這張專輯,是在尋求孤獨感的出口與昇華的過程。

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我們不停嘗試把自己寄託在另一個主體之上,在得到片刻歇息的同時又惦記這樣的掛鉤總有裂解之時。孤寂是一個無底深淵,沒有出口,沒有解答,是超越時間線的永恆狀態。既然無法逃避,他們選擇將其內化,轉化成負面而強大的音樂表現能量,如同團名-飢餓藝術家,便是他們在舞台上自憐自殘並自得其樂的黑色剪影。

這並非是一種全然病態的自虐儀式,在黑色泥濘裡幾近溺斃是找到光明的唯一路徑,《夏娃。上帝之死》的歌曲內容,先是否定信仰、藐視永生寧靜的微眇承諾,也對愛情的短暫和淺薄表示睥睨。其實在這反覆辯證的過程中,反而反映了他們對於純粹「信仰」和「愛情」的無上崇敬嚮往,以及毫無妥協餘地的精神潔癖。

以專輯副題《上帝之死》為開場曲,就言明了專輯晦澀而灰暗的命題。而把專主題曲《夏娃》放在最後,為這一切的質疑與否定收尾。我們尋找的答案,即藏匿於此。「夏娃」象徵永恆伴侶的理想形象、孕育生命的溫暖巢穴、也是人子身上一塊失落的拼圖。宣傳照中巨大的海岸圖像,有如母體般遼闊;女身和山洞,則暗喻陰道的深邃幽暗。我們所尋找的夏娃,好整以暇的在海岸攤躺開來,以她身體裡慷慨的溫熱通道,帶領靈魂回到伊甸園無憂無慮的原始狀態。

《夏娃。上帝之死》是一段漫長的焠鍊過程,無論是音樂的製作或是概念的辯證,不敢動用「完美」,但已臻完整。雖散發灰暗與苦痛的色澤,但在切身感受之後,必定能以一種生存本能的敏銳感,發掘其中尋求亮點與出口。

...查看更多 收合

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