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瑪蘭族自80年代族群意識的覺醒,開始了文化復振運動,族人們也創作了非常多歌謠,藉由獨特的歷史脈絡、文化特徵、生活領域空間、核心的祭儀經典,創造出更多融合傳統及創新音樂、舞蹈發揚噶瑪蘭族文化,使更多人認識噶瑪蘭族。自復名以來,噶瑪蘭族度過了二十個年頭,豐富的成果皆獲得各方面的重視及認同,至今族人仍然維持文化運動,透過自身的文化參與、實踐,以及日常生活的體認,凝聚噶瑪蘭族人彼此的向心力,並透過音樂的創作與創新與時俱進,時時刻刻傳唱著長輩們當時所流傳至今的歌謠。
原唱:潘烏吉、潘金英 演唱:林嗣萱Ruyuku cimi 這首潘烏吉演唱的摘蕨貓菜(野菜)(qayqutay)所使用的曲調,與流傳在恆春一帶的「台東調」完全一樣,歌詞卻是噶瑪蘭語與福佬語參半混合。歌詞原來分成三段,第一段儼然是福佬民歌「天烏烏」的再版,描述阿公與阿婆的爭執。第二及第三段,都是以噶瑪蘭原居地發生的事為主,敘述一位族人很會吃,分別在宜蘭及羅東一次都各吃了一大碗麵,最後要付帳了卻找不到錢來支付。從歌詞當中,我們可以看出它是一首相當具有詼諧性的噶瑪蘭/福佬混合式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