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而言曲名「浪潮」有兩層意義。合成器浪潮(synthwave)或稱復古浪潮(retrowave)在大約2005年前後從法國開始發展,幾乎與法式電子放克(french electro,EDM的濫觴)的流行同步。從那幾年開始,不時會出現精彩的作品,熱潮似乎也沒有完全停止過:從Kaminski、Gesaffelstein等法國製作人,延續至影像作品的《瘋狂麥斯:憤怒道》、《功夫厲》,到近年的Weeknd、《怪奇物語》系列影集等。另一方面,回到歌曲,我喜歡這首歌曲相對更為「夢幻」的效果,合成器的清亮音色與殘響部份相對而言更具馳放感,平衡了這類型電子貝斯聲響的連續、壓迫感。延續的高鈸聲響與合成器後的白噪音融合,也像是一波一波襲上海岸的浪潮。
用音樂宣告重生。出道時以獨樹一格的電豎琴演奏驚艷歌壇的蘇珮卿,在歷經對抗病痛的過程中,仍持續將腦海中所發想出的旋律與歌詞,一字一句記錄下來(內頁插畫隨筆純粹動人),並且在優秀團隊的協力製作操刀下,展現了巨大的音樂能量。專輯風格並不僅僅侷限於傳統我們對於電豎琴演奏的想像,揉合電子與搖滾元素,蘇珮卿在這張專輯印證了音樂確實能帶給人們力量與希望,以及無窮無盡的想像。
當主流歌曲結構遇上對的舞曲製作人、混音工程師,呈現出來的效果絕對有商業潛力!過往臺灣就曾經有伍佰、李心潔等人發行歌曲的電子混音版,而蔡依林、蕭亞軒等人的舞曲導向製作更成為許多派對必備金曲!LeeLek的這首混音同樣適合於大型舞台演出播放:在混音上多了更多迴響效果於人聲與和聲增加空間感,聲響上也更強調舞曲向的鋼琴與合成器低頻,保留部份弦樂與增添單曲特色的笛聲。編曲也更傾向簡化而非過度複雜的聲響、鼓組堆疊與Drop,讓歌手的聲音做為主題發揮最大效果。為原曲加分、推至不同族群,混音單曲是值得官方發行重視的!
隨著樂音,享受最純粹的感官刺激。以復古8-bit電子曲式風格著稱的理化兄弟,全新專輯《Syn The Wave》帶來十二首長度相同(皆為四分二十秒)的作品,透過這些音樂重新探索賽博龐克與舞曲文化,希冀聽眾能再次透過電子舞曲音樂找回原初的純粹享受,帶領著大家一同走進合成小宇宙世界中,恣意浸淫於不同律動節拍所帶來的聆聽盛宴。
大宅院的熱鬧氛圍被飄在空中的雪花覆蓋,所有歡聲笑語都在白色雨滴下沉入心底。Lay Lady Lay 最新同名 EP 《Lay Lady Lay》的最後一首歌〈老爹雪弗蘭〉是裝滿回憶的灰色底片,Alternative R&B 的霧濛感配上主唱清晰的嗓音交融,一瞬間所有笑容與對話都在耳裡竊竊私語。聽〈老爹雪弗蘭〉時會想起很多事,你會以第三人稱的角度,像錄像帶般在耳裡播放著,所有你記得也不記得的過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