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孔小調為滿州民謠七大傳統曲調之一,與其餘曲調之七字為一句、四句為一葩之結構不同,五孔小調在演唱時會將第四句歌詞重複,或在四句以外另加寫一句作為故事收束或結語。曲中會以「啊」「啊喂」「喂」「啊彼個」「哎呦」牽轉音。 - 五孔小調之得名眾說紛紜,據說早期演唱民謠時並不稱呼曲調名。一說是因為五句為一葩的結構得名五孔;也有一說是以月琴伴奏時,四度定弦的低音弦與高音弦的第五琴格(第五孔,第五「項」或第一「品」)相距八度(同音)。 - 五孔小調在平時演出時多只唱兩葩(八句),但在滿州地區傳唱有繼承自國寶張日貴藝師的長篇五孔小調- 十二月箍絡歌(苦力歌)。 - (此段教材錄音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之臺灣音樂館館藏利用計畫:滿州民謠復振傳習計畫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