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ording to your device's language settings, we also offer English (Global).

發布了一則動態

我會這樣改變,是昨天下午夢到的啟示『既然你是要做給視障者的作品,為何主角不是視障者呢?』

耗時九年的劇本 大地之神《土地公公》,帶眾人脫離火山爆發之災的故事,三年前遂將定案的劇本改了又改,從原本的主角一出生就是天道的神人,又改成普通人道的小孩,最後是出生即天生視障的人。

神->人->視障者

我睡醒之後突然驚覺,之前想著想著要用何等聲相表現,甚至杜比環繞全景聲來讓視障者也能體驗“具有衝擊的觀影體驗”,但總歸一句,還是要站在視障者的角度來去想才是真正的理解,在夢中我雖會飛翔,但是這次我看不見,那要如何知道不會撞到東西,我要變成一隻蝙蝠嗎?答案並不是,而是...(故事伏筆)

因為視障者並不是蝙蝠,他們是人,體驗光線反射物質知道距離的體感生活,只是我們視覺正常人的日常...

...

台灣的道路設計真的對視障者非常的不友善~在我國小的時候,我試過閉著眼試走在兩個躲避球場大的場地,但我發現走個30步就會覺得恐懼;而走在100公尺的跑道上,我始終沒有自信與勇氣能夠走到終點線上。我幼小心靈的腦袋瓜中,覺得我被限制在視覺的框架中,儘管那個時候我美術成績是我學科中最高的,以為將來會以視覺藝術為生。

但現在我發現,偉大的樂聖貝多芬,最後竟然是個聽障者,我很多的鋼琴即興曲,其實都是在關燈看不見鋼琴鍵盤下演奏的,這時我回想了對我鋼琴即興曲的留言中,他們總是說『我在你的音樂裡面看到畫面』是的,我是看到畫面才彈琴的。


我會這樣改變,是昨天下午夢到的啟示『既然你是要做給視障者的作品,為何主角不是視障者呢?』

這一次的故事雖然分鏡圖我還是會繼續畫(等有錢了找動畫人才具象化),但我知道了方向,一個不用張開眼,也知道的方向。


L Peano

我這部作品,是專門做給視障者的作品。
如果正常人聽不懂那是很正常的,因為這並不是用看能夠體驗的,而是您要站在視障者的”更敏銳的觀點”去體驗。

欣賞音樂不是用眼珠👁️,而是用耳朵與內耳
如果你用眼睛來聽音樂,那真的是個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