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ording to your device's language settings, we also offer English (Global).
01.經典的結集及巴利語的起源
01.經典的結集及巴利語的起源

01.經典的結集及巴利語的起源

Pop瑪欣德尊者於2009年江西寶峰寺阿毗達摩開示

  • 播放次數

    0

  • 喜歡

    0

01.經典的結集及巴利語的起源

01.經典的結集及巴利語的起源

宏恆
宏恆

發布時間 2014-12-23


歌詞

我們大家一起合掌來禮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三遍)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自覺者! (三遍)
各位賢友、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德們,晚上好!

在這一次的禪修營裡,我們將會利用晚上的時間一起來學習“阿毗達摩”。把整個“阿毗達摩”的精要講完需要大概兩個月的時間,所以我們要求這一次參加禪修營的禪修者最好能夠全程參加,就是這樣的目的。因為如此可以把整個“阿毗達摩”完整地聽完、學完和掌握。
作為“阿毗達摩”,對於佛教徒來說是既陌生又熟悉的名詞。說到熟悉,是因為我們說到的三藏裡面的《論藏》就是“阿毗達摩”。佛教的經典離不開三藏,其中的《論藏》就是“阿毗達摩”。而講到要說清楚“阿毗達摩”,能夠真的了解,或者說“阿毗達摩”到底講的是什麼?我想在座那麼多學佛的人,能夠很完整地、很清晰地解釋什麼是“阿毗達摩”、“阿毗達摩”講的是什麼,我想應該也不算很多。
同時,我們也不要被“阿毗達摩”所嚇倒。可能我們在接觸“阿毗達摩”的時候,好像“阿毗達摩”首先給我們的印像是很繁瑣,有很多的名相,是不是?也許我們可以說是這麼樣。但是如果我們了解了“阿毗達摩”之後,將會清楚 “阿毗達摩” 其實並不像我們想像中的那麼艱難、晦澀。
當然,如果我們對“阿毗達摩”感覺好像很繁瑣的印像,也許跟說一切有部,也就是小乘的論藏有關系。在北印度的迦濕彌羅國,在佛滅四百到五百年間,那裡形成了說一切有部(梵Sarvasti-vadin),他們發展出很發達的“阿毗達磨學”。
那些“阿毗達磨”師們在中國的古籍裡被稱為“毗曇師”。他們研究的“阿毗達磨”真的是很繁瑣。說一切有部的《阿毗達磨》一共有七部論,稱為“一身六足”。“一身”是《發智論》,“六足”是《集異門足論》、《法蘊足論》、《施設足論》、《識身足論》、《品類足論》和《界身足論》,所以稱為“一身六足”。在迦膩色伽王的時候,又舉行了北傳佛教的第四次結集,對三藏進行了注解,其中對說一切有部的《阿毗達磨發智論》所作的注解,稱為《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這部《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翻譯為中文就有兩百巻,是唐代的玄奘大師翻譯的。當說一切有部把《阿毗達磨》的論跟注已經發揮完了之後,他們就固守成見,很固執、很死板地研究“阿毗達磨”。他們把“阿毗達磨”論跟注解用銅碟刻起來,封存起來,不給外面的人學習。
到了大概佛滅八百年左右,世親尊者(音譯婆藪槃豆)出世,他就從犍陀羅那裡就去偷學,跟一位悟入尊者偷學《阿毗達磨》。偷學了四年,後來給他的老師悟入知道了。之後,世親尊者就回到了犍陀羅,每天都跟他的弟子講《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並把每天所講的造一首偈頌,一共造了六百首的偈頌,稱為《俱舍論本頌》。當本頌流傳到迦濕彌羅國的時候,當時很多有部學者跟毗曇師還認為這是在弘揚有部論典的,他們就爭相去講。
後來,世親尊者把《俱舍論》的本頌造成八千頌的釋論。在那部釋論裡,引用了經部等部派的學說,駁斥了有部的學說。那個時候,有部的論師們才大呼上當:“其實這一部論是批評我們的,我們反而以為他是在弘揚。”後來有個叫眾賢(Sanghabhadra)的寫了一部叫做《順正理論》駁斥了《俱舍論》。這一部《順正理論》是站在有部正統的立場去駁斥《俱舍論》的。但由於他寫的太多,後來他又再把它寫成節本(精要本),稱為《阿毗達磨顯宗論》,這些是說一切有部的論。
後來,說一切有部又影響到了大乘佛教的瑜伽行派。在印度的大乘佛教只有兩大派:一個是中觀派,一個是瑜伽行派,其中瑜伽行派受有部的影響很大。玄奘大師到印度去學習瑜伽行派,在那爛陀跟戒賢(Silabhadra)學習瑜伽行派的時候,之前就在北印度打了很扎實的說一切有部的《阿毗達磨論》。我們如果接觸了北傳小乘的論,就是說一切有部的論,會發現到有很明顯的辯論風氣,思辨性很強,辯論性、批判性也很強,這跟印度的學風有關。
如果是學中觀的人,我們可以說無論是中國或印度,哪裡都好,只要學中觀,他的批判性一定很強,是不是?學瑜伽行派的也是批判性很強,學小乘說一切有部,批判性也很強。為什麼?這跟印度的學風有關。如果你不去辯,你不能夠在印度的學界、佛學界裡面立足。正是因為這樣,在印度佛教發展出很發達的辯論學——因明。這一模塊就是北傳的論典,後來又被瑜伽行派吸收,然後形成了北傳的一套體系的論典。
但是南傳這一套體系呢?我們會發現:上座部佛教沒有因明。是不是?在座的這些比庫們有沒有聽說過上座部佛教有因明的?沒有!當我們去上座部佛教國家參學的時候,無論去到哪裡,他們都沒有什麼辯論的。“阿毗達摩”是拿來用的,“阿毗達摩”是拿來修的。所以我們不要一下子給“阿毗達摩”嚇壞了,認為學“阿毗達摩”了,我們的心會很復雜,批判性很強。不會!當我們學了“阿毗達摩”,會對佛教有很清晰的了解,有很系統的了解,而不是拿來批判,不是拿來批評,不是拿來看別人的是非。
雖然“阿毗達摩”很明白、很清晰地指出什麼是是,什麼是非。但是它並不是為了批判,而是為了我們了解、看清楚世間,看清楚佛法的真相,所以我們大家不要怕“阿毗達摩”。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如果想要學好“阿毗達摩”,也不要怕,不要認為“阿毗達摩”很難學。我們可以說上座部佛教的“阿毗達摩”講來講去都離不開我們的身心,離不開修行,信不信由你。但是,確實因為“阿毗達摩”講的都不外乎是色法、心法、心所法。如果對修行來說,最終的目標是涅槃,但是對涅槃卻討論得很少。為什麼?這是屬於形而上的東西!“阿毗達摩”是要叫我們落實到自己的身心,再落實到修行上。當我們在講“阿毗達摩”的時候,會發現其實“阿毗達摩”跟我們的生活,跟我們的身心,跟我們的世界息息相關。要學習阿毗達摩,我們可以說,大家不用去看論典,大家也不用去背那些名相。有些人看了葉鈞居士翻譯的《攝阿毗達摩義論》,越看越糊塗,再去看Bhikkhu Bodhi(菩提長老)編寫的《阿毗達摩概要精解》,其實這本書並不難,但是有些人還是看不懂。
在這裡我跟大家說,如果要學好“阿毗達摩”,只要求大家做到兩項要求:第一、每次都來聽課;第二、在聽課的時候做好筆記,認真聽。只是做好這兩點,我可以說,當你過了這兩個月,也就是到六月份我們的禪修營結束、我們的“阿毗達摩”課程結束的時候,你將會發現:你已經掌握了“阿毗達摩”。“阿毗達摩”並不難學,所以不要被嚇倒,但是你要每次都來聽課,而且聽課的時候,如果你少了一節課,缺了一節課,你再聽的時候,有時候就會接不上,因為“阿毗達摩”是一個整體,是一個很嚴密的系統,如果我們聽了前面,不聽後面,或者聽了後面沒有聽前面,那你會覺得有些接不上。畢竟“阿毗達摩”是息息相關、環環相扣的。同時要認真做好筆記,如果你能夠做好筆記,不用看書都可以,是這麼樣的。所以不要給“阿毗達摩”嚇壞了。
好,我們在進入課程之前就先講這些,先給大家做個心理准備,如果想要學好“阿毗達摩”,經常參加和做好筆記。
對有些名相,可以說“阿毗達摩”確實有很多名相,但這些名相並不難理解。因為一旦我們分析的時候,會發現幾乎“阿毗達摩”所講的那些所謂的名相,都是我們經常發生的,都是在我們這一副身心,我們每天都碰到的。比如講到五十二種心所,我相信每一個人、每一個眾生都有這五十二個心所。有些心,例如欲界心,我們經常生起的就是這十二個不善心跟八種善心,還有眼、耳、鼻、舌、身這些心。這些都和我們息息相關的。如果我們在學習的時候,跟生活聯系起來,跟修行聯系起來,你會發現到,其實“阿毗達摩”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說,不是拿來辯論的。好,那麼我們下面就進入“阿毗達摩”課程的學習。
我相信在座都是佛陀的弟子,都是佛教徒。對於佛教,我們是再熟悉不過的。自從我們接觸到佛教那一天,就跟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然而,到底什麼是佛教呢?對於佛教,現在有很多的定義。有人說佛教是宗教;好像在二、三十年前,人家一提到佛教,就會想到什麼?封建迷信!是不是?但現在好了。然後在十多二十年前,趙樸老提出:佛教是文化。又有人說佛教是科學,有人說佛教是哲學;在十多年前,又有人說佛教是氣功,最近又有人說佛教是佛陀的教育。
那到底佛教是什麼呢?我們從它的詞源來講,佛教,巴利語叫做 Buddha-sasana。Buddha是佛陀。不要讀成“不達”,那是錯誤的讀法。我們應該按巴利來讀,而不應該按照英文讀。是“布特”,或者“布他”都可以。這是指佛陀,佛陀就是覺悟者的意思。sasana是教導、教法、教誨。例如:有一首偈叫Ovada patimokkha講到:
Sabbapapassa akaranam,
kusalassa upasampada.
Sacittapariyodapanam,
etam buddhana sasanam.
“莫作一切惡,
具足於諸善,
淨化其自心,
是諸佛教導。”
所以佛陀的教導簡稱佛教。
在經典裡面,我們通常看到佛教是用“如來的正法、律”或者“世尊的正法、律”這樣的字眼出現的。例如講到有善男子對佛陀的教法生起信心,聽聞佛陀的教法生起信心,於是他們從家到非家,於此法、律中正信出家,也就是說他出家成為佛教的僧人。
講到佛教,通常可以叫做世尊的正法、律。也就是說:佛陀的教法在佛陀在世的時候,包含兩大方面,一個是法,一個是律。法叫dhamma,就是佛陀的教導;律叫做vinaya,是佛陀所規定僧人、比庫、比庫尼應該遵守的生活規範。法在後世被結集為《經藏》和《論藏》,律被結集為《律藏》。法和律的關系是:法是指佛陀教導的法義、法理、義理以及修行的方法。律是指行為規範、規則,也就是出家人的生活規範,講到哪些應該做的,哪些不應該做的。我們可以說,法跟律就是佛陀教法中的理論指導跟生活的規則。這就構成了佛陀的教法。
佛陀在世的時候並沒有文字記載的經典,因為印度人的習慣是強於記憶而不善於書寫的,他們認為書寫反而容易褻瀆聖典,所以一般他們都是通過師徒口口相傳來記憶跟傳誦經典的。
有文字記載的經典大概在佛滅五百年後才出現的。第一次把三藏書寫成文字是在斯裡蘭卡。那個時候大概是公元前37年左右,在Aluvihara那裡書寫的。我們現在所接觸到的正法、律,是經過歷代的長老們口口相傳,再經過結集整理成文字經典的,但這些都是在佛陀入滅之後才進行的。例如1954-1956年,在緬甸仰光舉行了第六次三藏結集。結集就是大長老們聚集在一起背誦三藏,現在我們看到的所有經典,都是通過結集而來的。
在這裡我們簡單地談一談經典的結集。結集,巴利叫做Sangiti,或者叫做Sangayana,意思是集在一起、聚集在一起背誦經典,稱為結集。
首先我們講第一次結集。第一次結集的時間是在佛陀入般涅槃之後的三個月時間。根據上座部佛教的傳統說法,佛陀入滅那一年是在公元前544年。現在所用的佛歷,即是從佛陀入滅那一年開始推算的。今年是2009年,佛歷是多少?現在還是2552年。如果到了新年之後,當然是印度歷的新年之後,開始就是2553年,現在還是2552年。在泰國依照周年算法,現在還是2551年,但在緬甸跟斯裡蘭卡是2552年。
根據上座部的說法,佛陀入滅那一天是在陽歷5月的月圓日,約相當於農歷四月十五那一天,也就是現在的韋薩節(Vesakha Day)。佛陀入滅兩個月之後,即到了7月月圓日的第二天,僧團開始進入雨安居。在雨安居的第一個月,僧團對房子、住所和舉行結集的石窟——七葉窟進行了修理,准備結集的工作。從雨安居的第二個月開始,在馬嘎塔國(Magadha,摩揭陀國)的首都王舍城附近的七葉窟裡舉行了第一次聖典結集。
當時,舉行聖典結集的主持人是馬哈咖沙巴(Mahakassapa)尊者,也就是摩訶迦葉尊者,一共有五百位大阿拉漢參加,這些參加者都已經是斷盡煩惱的。佛陀在世的時候,所有這五百位長老都親自聽聞過佛陀的教導,都具足了四無礙解智,也就是義無礙解、法無礙解、辭無礙解、跟辯無礙解。也就是說他們通達了佛陀的教法,具有很高深的智慧,對佛陀所教導的法,無論是從字、從詞、從意義上都精通了解。而且這五百位大阿拉漢都是通過精選的,並不是說只要是出家人就歡迎你來參加。那個時候並不缺人,如果我們看過聖典就知道,當時精挑細選的,一定要能夠背誦三藏,而且一定要在證量方面達到很高,同時還要具足神通。但具足神通也有很多,一定要具足四無礙解。在結集的時候,就先由伍巴離(Upali)尊者,就是優婆離尊者誦出了《律藏》,然後再由阿難尊者誦出了《經藏》。
為什麼第一次結集的時候先誦出《律藏》呢?因為在佛陀入滅的時候,當時馬哈咖沙巴尊者並不在場,他正趕往古西那喇城(Kusinara)想去見佛陀,結果在半途當中就聽到了佛陀入滅、入般涅槃的消息。那些還沒有離欲的比庫們感到很傷心。其中有一個年老的出家人叫做蘇跋達,他聽到佛陀入滅的消息之後感到很高興,他說:“賢友們啊,你們不要憂愁、不要悲傷,我們現在已經擺脫了那個大沙門了,他常使我們起煩惱:‘允許你們這樣,不允許你們這樣’,現在我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想做什麼就不做什麼。”馬哈咖沙巴尊者聽了之後,就決定在非法、非律還沒有達到強大之前,舉行法、律的結集。
到了結集的時候,馬哈咖沙巴尊者先征求大家的意見。他說:“賢友們,我們現在應先結集什麼?是法還是律呢?”當時參加會議的大長老們都說:“馬哈咖沙巴尊者,律是佛陀教法的壽命,唯有律住世時,佛陀的教法才能住世!”因此大家推舉持律第一的伍巴離尊者先誦出《律藏》,然後再由阿難尊者誦出《經藏》。
不過,在第一次結集要結束的時候發生了一段小插曲。阿難尊者當時說:“尊者們,世尊在臨般涅槃前曾經對我說:‘阿難,假如僧團願意的話,在我去世之後,可以舍去微細又微細的學處。’”也就是說“小小戒可以舍”。於是那些長老們就問阿難尊者說:“賢友,當時你有沒有問世尊說:‘尊者,哪些是微細又微細的戒?’阿難尊者回答說:“尊者,我沒有問世尊說:‘尊者,哪些是微細又微細的戒?’”
於是,與會者各抒己見,說出自己的想法,有些長老說:“除了四種波羅夷之外,其他的都是微細又微細的戒。”有一些人又說:“除了四波羅夷跟十三桑喀地謝沙(sanghadisesa,僧始終)之外,其他都是微細又微細的戒。”有的人又說:“除了四波羅夷、十三種僧殘跟二不定之外,其他的都是微細又微細的戒。”還有些人說包括了舍心墮,有些人說包括了波逸提.大家的意見不一樣。
於是,馬哈咖沙巴尊者在僧團當中說:“賢友們,請僧眾聽我說,我們的學處(戒律)跟在家人有關,在家人也知道:‘這個對你們沙門釋迦子是允許的,這個對你們是不允許的。’假如我們廢除了微細又微細的學處,他們將會說:‘沙門果德瑪(喬達摩)為弟子們制定的學處好像煙一樣(很快就消亡了),當他們導師在世的時候就學習這些學處,他們的導師一去世就不再學習這些學處了。’”
當時,馬哈咖沙巴尊者就在僧團當中做甘馬(kamma,羯磨)強調說:
"appannattam nappannapeti, pannattam na samucchindati, yatha pannattesu sikkhapadesu samadaya vattati."
“尚未制定者,不應再制!已經制定者,不應廢除!只按已制定的學處受持遵行!”
這是對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和教法的基本原則。
其實,這三項基本原則是佛陀在世的時候曾經反復強調的,如果我們看巴利的《經藏》跟《律藏》,就會發現佛陀其實也曾經強調過。例如在《長部》第16經 Mahaparinibbana經裡,佛陀強調了如果想要讓僧團興旺而不會衰敗,其中的第三條就是:沒有制定的不要再制,已經制定的不要廢除,只按已制定的學處來受持遵行,這樣的話,僧團將有希望興旺而不會衰敗。
在《增支部》第七集裡,佛陀也同樣的強調;同時在《律藏》裡面,佛陀也曾經強調。所以現在有些學者跟有些佛學者認為這個是迦葉尊者的意見。其實不是!馬哈咖沙巴尊者只是把佛陀的意見在這個時候重新提出來而已。當馬哈咖沙巴尊者重新提出來的時候,得到了與會的所有大長老、阿拉漢們的一致通過。因為所有參加第一次結集的這些比庫們都是大長老、上座,所以他們的這一項決定就稱為Theravada。thera的意思是上座、長老;vada是觀點、思想、學說、主張,Theravada就是上座們的觀點,上座們的主張,所以簡稱“上座部”。
我們也可以說,上座部的長老們堅持這三項原則:
1、佛陀還沒有制定的戒律,還沒有說過的法,我們不應該添加。
2、佛陀已經制定的戒律,已經說過的法,我們不應當廢除,不應當隨意地篡改和刪改。
3、只應當按照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和佛陀所教導的法遵行。
也就是說:上座部佛教認為只有佛陀才有資格制定戒律,因為佛陀具有一切知智,還有大悲智。唯有同時具足一切知智和大悲智的人,才有資格制定戒律。除了佛陀之外,沒有任何一個人擁有這樣的資格,能夠同時具足這兩種智慧。所以,我們作為佛弟子,就只有遵循的份。也正是因為這樣,凡是堅持這三項原則的就稱為“上座部”。
所以當你們看到南傳比庫、南傳的僧人時,不要感到奇怪。例如我們穿的衣服跟現在的社會格格不入,是不是?我們現在還是穿著,在你們看來像是被單一樣。當我們拿著缽去托缽的時候,有的人會說:“誒,為什麼他要抱著安全帽到處跑來跑去?”因為,現在上座部佛教的僧人所穿的袈裟,要按照《律藏》裡的規定來裁剪、來割截、來染衣,然後拿來穿。
例如,當我們去到居民區的時候,必須要通披。在寺院、在山林或者在禮敬的時候,我們必須偏袒右肩,這些大家在看經典的時候,都應該能夠看得到。還有一些很細微的,例如說當我們用吃的食物一定要經過授與,要經過手授。不手授的話,寧可沒有飯吃。為什麼呢?因為佛陀規定的,我們就要做,我們是佛陀的弟子,我們要尊重我們的導師,要尊重戒律。正是因為這樣,所以當你看到上座部佛教有些現像,用現在的觀點看是不可理喻的事情,請不要見怪。因為我們的原則就是按照佛陀,佛陀如何說,我們如何做。
到了佛滅一百年,也就是大概在公元前444年的時候,又發生了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導致僧團開始有分歧。這件事情最後導致了經典的第二次結集,第二次三藏結集,地點在韋沙離城(Vesal?,吠舍離城)。主持人是亞薩尊者,或者說亞薩·咖甘嗒咖子(Yasa kakandakaputta)尊者。參加的人有七百位阿拉漢。
為什麼會導致這一次結集呢?
因為當時住在韋沙離城的瓦基族比庫向在家人要錢,他們在每個月的齋戒日,用銅缽裝了水之後,放在僧團中間,然後開口向前來的在家人要錢。他們說:“朋友們哪,你們給僧眾錢吧,僧眾們需要資財。”那個時候,有一位從西方地區來的阿拉漢叫做亞薩·咖甘嗒咖子,他見到之後,對那些居士們說:“朋友們,請不要給僧眾們金錢,金錢對沙門釋迦子是不允許的,沙門釋迦子不能使用金錢,沙門釋迦子不能接受金錢,沙門釋迦子放棄珠寶、黃金,遠離金錢。”但是那些居士聽了之後,仍然將錢布施給僧眾。
當時,瓦基族的比庫們把所討來的錢收集之後,再平分給每一個僧眾,只要在那個地方住的,人人都有份,但亞薩尊者不肯接受。當地的那些比庫很氣憤,指責亞薩尊者,說他誹謗有信心的居士,使他們失去信心,要叫他向居士們去道歉,還要舉他的罪。
於是亞薩尊者就到其他地方,邀請了很多長老、上座一起來到韋沙離城,共同裁決這件事。據說前來參加裁決的一共有七百位比庫。由於人數太多,雙方都各選了四位大長老作為代表,共同來判斷瓦基族比庫們的行為到底符不符合佛陀的教法。當時在僧團會議當中一共討論了十件有關當地那些瓦基比庫認為是允許的戒律問題。例如說:把鹽儲存在器皿裡面,在沒有鹽的時候可以當食物來吃;又例如說,太陽過了正午兩指,在兩指之間還是可以繼續吃飯;可以使用沒有邊緣的坐具,(nisidana,尼師壇);特別是對於第十條——可以接受金錢這一件事情。
因為那個時候佛陀入般涅槃才一百年,當時還有一位受具足戒已經一百二十年,即戒齡已經是120個瓦薩(vassa)的大長老,是地上僧中的長老,名字叫做薩拔咖彌(Sabbakam?),他還是阿難尊者的弟子,於是請他做僧中的長老。大長老們通過很嚴格的審核方法,一致認為瓦基族比庫所做的十種行為都是“邪法、邪律,偏離導師的教導”。
當參加集會的大長老們平息了這件事之後,決定再結集法和律,於是又花了八個月的時間重新結集了三藏。但是,本地的那些瓦基族比庫不肯接受上座僧團的如法裁決,他們另外糾集了一萬個出家人,說:“他們既然把我們的這些行為說成是邪法、邪律,但是我們人數更多,我們另行做表決。”於是他們另立僧團,另外編集了自己的三藏。從那個時候開始,佛陀的僧團就開始有了部派的分裂。當時由於參加第二次結集的是以長老、上座為主,因此稱為“上座部”,而瓦基族方面由於人多勢眾,所以稱為“大眾部”。
佛陀的僧團在之前的一百年是和合的,在教理上都是一味的,但是到了佛滅一百年開始就有了分歧。上座部堅持保守佛陀的教法,維持佛陀教導的傳統,但是大眾部認為佛法可以因時、因地做一些修改。大家在原則上有了分歧。上座部堅持說:“我們應當保守佛陀的教導,不應該隨意篡改!”但是,大眾部說:“佛陀的教導可以因時、因地做變通和發展。”這種原則性的分歧到了後來一發不可收拾。大家不在一起共住,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井水不犯河水。於是,佛陀的僧團在那個時候開始(佛滅一百年開始)有了部派的分歧。
我們再看第三次結集。在佛滅兩百多年,印度出現了一位很聞名的大王叫做阿首咖王(Asoka,阿育王)。Asoka是“無憂”、沒有憂愁的意思。阿首咖王統一了印度,當時的版圖甚至比現在印度的版圖還要大,包括現在的巴基斯坦、尼泊爾、克什米爾等地方。
阿首咖王早年是個暴君,到處征戰,也殺害了自己的很多兄弟,奪得了王位。但是後來他受到佛教出家人的感化,信了佛教。阿首咖王信佛教之後,投入了很多的財力和精力來弘揚佛法,成為佛教史上很有名的護法大王。阿首咖王大力地弘揚佛法,對佛教的僧人很恭敬,每天都用大量的食物供養佛教的出家人。那個時候就有很多外道苦於生計,連吃飯都成問題。於是他們剃光了頭,穿上了袈裟,冒充佛教的僧人也來接受供養。當這些外道冒充了僧人、冒充了比庫之後,他們並不是想認真地學習佛法,卻把自己的見解、修行方法也混雜到佛陀的教法當中來,用自己的觀點和方式來解釋佛法,仍然還是修行外道那一套。
由於佛陀的正法受到擾亂,當時的比庫們不願意跟這些假的僧人在一起誦戒、在一起共住。當阿首咖王知道之後,感到很震怒,想要整頓,於是派一個大臣去整頓僧團。結果這個大臣誤會了阿首咖王的意思。當他去到寺院Asokarama (無憂園寺)之後,命令那些僧人說:“你們一定要在一起誦戒,你們一定要和合。”結果,那些大長老們不願意跟外道、假僧人一起誦戒。結果那個大臣很生氣,把大長老逐個逐個抓起來,問他們說:“你們要不要和合?”那些大長老堅持就是不跟假僧人在一起,結果就把僧中的大長老一個一個地殺了。
後來阿首咖王知道之後,感到很懊惱,又沒辦法解決。最後他從阿厚崗嘎山(Ahoganga pabbata)請了當時很有名的一位阿拉漢聖者,叫做摩嘎離之子帝思(Moggaliputta Tissa,目犍連子帝須) 大長老來整頓僧團。Moggal?是他母親的名字,putta是兒子,帝思(Tissa)是他本人的名字。印度人很喜歡在稱呼的時候把他母親或父親的名字都加上去,我們說沙利子,玄奘大師翻譯成舍利子,又稱為什麼?舍利弗,舍利弗多羅。弗多羅是梵語putra,巴利叫putta。所以當我們稱為舍利弗其實就是舍利的兒子、沙利的兒子。現在這個Moggali之子,他的名字叫Tissa,也是這麼樣,就是他母親的名字加上去。
在淘汰外道、整頓僧團之後,摩嘎離之子·帝思大長老就在當時的首都巴嗒釐子(Pataliputta,華氏城)舉行了第三次結集,以阿首咖王為外護。這次聖典結集一共有一千位阿拉漢參加。在這次結集當中,完整地誦出了《律藏》、《經藏》和《論藏》。
在第三次結集之後,僧團又作出決定,派出九個弘法使團到印度國內外各地去弘揚佛法。其中第八個使團由索納(Sona)尊者和伍答拉(Uttara)尊者帶領到達了金地(Suvanna-bhumi)一帶。金地就是現在緬甸南部、下緬甸的達通(Thaton)到泰國佛統府一帶的孟族人所居住的地方。例如現在泰國的機場叫什麼機場?曼谷的機場叫做Suvanna- bhumi,就是金地機場,那一帶都是。泰國佛統府的泰語叫Nakorn Pathan。Nakorn Pathan是由巴利語Nagara Pa?hama的泰語的轉讀,Nagara是城市,Pa?hama是第一或最初,也就是佛統府是“最初城”或“第一城”。這一帶自古以來都是孟族人居住的地方。孟族人比緬族人更古老、更早,巴利語叫Ramanna族。這一帶的民族分布在緬甸的下緬甸,包括勃固,包括Mawlamyine(毛淡棉)和泰國中南部那一帶,這一帶的佛教很古老。孟族人相信,早在阿首咖王的時代,佛教已經傳到那裡,後來這一地區的佛教又傳到了緬甸,成為緬甸佛教的發源地。
第九個使團由阿拉漢馬興德(Mahinda)帶領到達了獅子島(Sihala-dipa),也就是今天的斯裡蘭卡(Sri Lanka)。我們看一看,這是阿首咖王時代佛教的傳播圖。
當時的首都是巴嗒釐子城,這是首都,上面這個是Vesali(吠舍釐),下面這個是王舍城,當時的首都就在這個地方。阿首咖王當時派出了九個使團,從北一直到Yona。Yona相當於現在的北印度,當時是希腊人所居住的地方。然後到了西印度阿巴蘭答(Aparantaka),又到了南印度的案達羅(Andhra)和馬興薩曼達喇(Mahimsamandala)這一帶地區。
根據阿首咖王的石刻記載,當時阿首咖王甚至派使團到達了波斯,乃至歐洲的地中海一帶地區,從阿首咖王的石刻裡面可以反映出來。
古代的波斯也叫做安息國,就是現在的伊朗。在古代安息國出了一個王子叫什麼?來到中國的,叫安世高。安世高其實就是現在伊朗人,他是安息國王子,到中國漢地傳播佛教並且翻譯了很多經典。那個時候,這一帶地區都是佛教很興盛的地方。例如我們剛才講到的,現在的克什米爾,當時叫迦濕彌羅(Kasmira),還有犍陀羅(Gandhara),犍陀羅也是佛教藝術的發源地,現在是屬於哪個國家?巴基斯坦。阿富汗當時也是說一切有部很發達的地區。咱們漢地的佛教就是從這一帶傳播過去的,但現在這一帶都是什麼國家?都是伊斯蘭教的國家。其中由索納尊者和伍答拉尊者帶領的第八個使團到達了這一帶地區,這一帶地區就是緬甸,後來佛教又擴大到這整個地區,叫做Suvanna-bhumi金地。第九個使團到了蘭卡島(斯裡蘭卡),當時叫做獅子島或者叫做楞伽,北傳的《楞伽經》其實就是Lanka(蘭卡)的意思。由於第八個使團到達了緬甸和現在泰國這一帶,第九個使團到達了斯裡蘭卡,這一帶都是在中印度的南方,因此稱這一帶地區的佛教叫南傳佛教,南傳佛教是這麼樣來的。
由於阿首咖王所護持的佛教屬於上座部語系,因此傳到緬甸、斯裡蘭卡,並且一直流傳到現在的佛教就稱為上座部佛教(Theravada)。
在傳統上的上座部佛教國家一共有五個:它們是斯裡蘭卡、緬甸、泰國、老撾跟柬埔寨。現在在這一帶印度的東北部跟孟加拉國的東部,靠近緬甸這一帶是傳統上的上座部佛教地區。越南靠近柬埔寨的地方,也是上座部佛教的地區。還有中國的西雙版納和德宏州,這一帶在傳統上也流行著上座部佛教,這就是上座部佛教分布的地區。
我們再來看巴利語的來源,我們講到三藏,上座部佛教的經典語言稱為巴利語,但是巴利(Pa?i)這個詞本來不是語言的意思,它是佛語或者聖典的意思,巴利語是屬於古印度中國,也就是中印度一帶地區的方言。這裡的“中國”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中國,而是指佛教中國。
這個地區是叫做佛教中國。佛陀在世的時候,摩揭陀國的首都在哪裡?在王舍城(Rajagaha), 從王舍城這裡往北走就是那爛陀(Nalanda),那爛陀就是沙利子尊者出生的地方,後來這個地方建立了一個大學,很有名的叫什麼大學?那爛陀大學。我們中國的玄奘大師去印度的時候,當時這一帶就是佛教非常興旺的地方,他就是在那爛陀大學留學的。再往那爛陀大學一直往上到了恆河邊,這條是恆河,恆河邊這個就是巴嗒釐子城,然後再過來是韋沙離(毗舍城),再過來這個是古西那拉(kusinara古音譯拘屍那揭羅),佛陀入般涅槃的地方。再過這裡就是倫比尼,菩薩誕生的地方。再過這,就是(Kapilavatthu)這一帶,是釋迦國的地方,叫做迦毗羅衛。這個地方就是沙瓦提(Savatthi)城,古代翻譯成沙瓦提城。
佛陀一生主要行化在王舍城,沙瓦提城這一帶,這個地方叫做Baranas?(巴拉納西、古譯巴拉納西城),還有這個是仙人墮處。這個是叫高賞比(Kosambi,古譯憍賞彌城)。佛陀再往西最遠所到的就是現在大概新德裡那個地方。因為佛陀講《大念處經》是在Kammasadhammam這個地方,古代叫做古盧國(Kuru),這個是佛陀游化最西的地方,最東的地方就在這兒,當時是叫昂咖。我們說到的佛教中國就是從這個地方一直到現在尼泊爾的南端,然後再到印度新德裡這一帶地區,這稱為佛教中國。這是佛陀覺悟的Bodhi Gaya(菩提伽耶)。這就是印度中國,去過印度朝聖的人都應該很熟悉的。
佛陀在世的時候,佛陀所說的就是這一帶的方言。佛陀是反對講梵語的,因為在《律藏·小品·小事》裡面記載,當時有兩個婆羅門出身的兄弟比庫,他向佛陀建議說:“尊者,那些比庫們,他們不同名、不同姓、不同出身、不同家庭來出家,他們用各自的語言來污損佛語。尊者,請讓我們用梵語來統一佛語。”梵語是高等種姓所說的話,比較優雅、高貴,不像那些低等人所說的話那麼粗俗。
當時佛陀就呵斥了他並且制定了一條學處,說:“諸比庫,不得用梵語來統一佛語。如果這樣做的話,犯惡作。諸比庫,我允許用自己的方言,自己的語言來學習佛語。”從那個時候開始,比庫們就用方言來傳誦佛語。佛陀在世的時候所說的方言是哪一種呢?就是這一帶的語言,也就是現在所說到的巴利語或根本語。
我們再來看第一次結集在哪裡?王舍城,是不是?第二次結集在哪裡?在韋沙離城,第三次結集在巴嗒釐子城。也就是說,三次結集都是在古代Magadha (摩揭陀國)的區域。佛陀所使用的語言跟結集所使用的語言,是什麼語言?必定是這一帶的方言,是不是?在第三次結集之後,以這種馬嘎底語為載體的佛教經典就傳到了斯裡蘭卡、緬甸跟泰國。雖然這些地方原先他們都有自己的語言,但是為了表達對佛陀的尊重,對聖典的尊重,當時的長老們不敢隨意改變佛陀的語言,於是就直接用馬嘎底語來傳誦經典,乃至一直到現在,所有南傳的比庫在誦經的時候,他們並不是用自己的語言,而是用巴利語。
但是巴利語是在佛滅一千年之後才使用的,古代一直都叫做Magadha bhasa(摩揭陀語)或者叫做根本語,也叫做(Buddha-vacana)佛陀的語言。有些長老也很自豪地說這個是我們的savaka-vacana,就是佛陀弟子的語言。因為語言經常都會改變,後來摩揭陀語就在印度本土消失了。但是這種語言至今仍然在斯裡蘭卡、緬甸、泰國等地方被保留跟使用著。現在上座部的比庫平時他們不是講巴利語,這種語言只是拿來誦經、拿來記載經典,因此稱為聖典語或佛語。聖典就叫做巴利,記載聖典的語言叫做巴利語。巴利語就是這樣來的。
我們再看佛的弘化都是在這一帶地區,所以這一帶地區的語言就是現在所說的巴利語。當然了也有一些學者,他們根據一些考古的研究又有各自的意見,有人說現在的巴利語是屬於喬薩羅這一帶的語言,又有人說這是屬於阿槃提這一帶的語言。
如果我們再去看看第三次結集之後,當時有九個使團,其中第九個使團Mahinda阿拉漢,把三藏傳到了斯裡蘭卡。Mahinda阿拉漢就是出生在阿槃提國的伍揭尼(Ujjeni),他小的時候在那裡長大,但是他是在摩揭陀國出家受具足戒,並且學習三藏的,所以現在的南傳佛教講的巴利語,還是帶有一點點阿槃提國的語言。但是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種語言已經二千三百多年了,連一些地方口音又都帶有,那就可以證明這種語言保留的精確度是多少,連語言的某些地方口音都帶上,對於保持、保證法義方面就更不用說了。所以我們可以說現在的巴利語就是佛陀在世的時候,中印度一帶的地方方言。
另外,現在的巴利聖典是迄今為止最古老的聖典,巴利語也是佛教當中最古老的語言,即聖典的經典語。
不過,到了佛滅五百到八百年,婆羅門教就開始復興。特別是到了笈多王朝,當時的國王信仰了婆羅門教,他們把梵語當成國家統一的規範語言。那個時候佛教既要跟婆羅門教對抗,又受到國家王權的壓力。於是印度的僧人們就開始將流傳在各地,各種語言版本的佛教經典逐漸改寫成梵文,也就是用婆羅門的雅語來統一經典。但是在改寫的時候,他們又不是完全用婆羅門教的語言,所以就創造了一種叫做混合梵語或者佛教梵語的一種語言,這個是佛教特有的語言,但是它的語法跟一些發音都擁有梵語的特點,所以還是屬於梵語。
我們佛學院開過梵語課,如果大家學過梵文,又學過巴利,就會知道這兩種語言很相像,畢竟它們都是屬於古印度的語言,但是它們還是有區別。巴利語是一種很簡單的語言,它是屬於民眾語,發音也簡單,語法也不難,而且變化也很靈活;但是作為梵文來說就不同,它特別講究發音,講究音韻、文法跟格律,比巴利語要復雜的多。當然,梵語讀起來比巴利語更好聽,畢竟巴利語叫做俗語,而梵語叫做雅語。
那好,今天先講到結集又講經典的來源,我們明天晚上再一起繼續學習。我們從大到小,從佛教再講到經典,然後經典再講到三藏,再講到《論藏》,再由《論藏》進入主題,我們就是用這樣的方法來學習“阿毗達摩”的。
好,我們今天就先講到這裡。

下面大家一起來做回向:

Idam me punnam,asavakkhayam vaham hotu.
Idam me punnam,nibba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nnabhaga,sabbasattanam bhajemi,
Te sabbe me samam,punnabhagam labhantu.

願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為證涅盤緣!
我此功德分,回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查看更多 收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