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領唱的媽媽們是這首歌的原曲-收錄在風潮唱片噶瑪蘭傳統歌謠-花蓮新社歌謠裡頭
後面是自己用簡單的吉他自唱方式練習歌謠演唱
期待噶瑪蘭族的青年們聽到能學習起來自己文化的歌!!
讚美神靈(muRbu tu tazusa)
我們噶瑪蘭高興唱著感恩之意qaririzaqan ta yau yau wa,aita na kebaran a hai e.
別譏笑我們噶瑪蘭 aisi mi bidasan yau yau wa,aita na kebaran a hai e.
我們噶瑪蘭永遠不會消失 amai qarapungusya u yau wa,aita na kebaran a hai e.
...查看更多 收合
dadabeer作者
有關這部分,這是文史性研討的說法,但是當時的實際狀況誰也不能得知,但是這首歌傳遞下來並有它的原因,尊重這民族的傳統智慧是主要關鍵,沒有好與不好,而是傳承古老的歌謠給下一代才是為先。
powerful-d2
意見請參考一下:::::
蘭陽平原印地安人 只有兩族 一為山上打獵的泰雅 另是海邊抓魚的amis 並無噶瑪蘭族
當年 吳沙的墾荒鄉團入侵並建立屯墾區(俗稱:圍)
由於蘭陽平原之土生種芭樂及柑桔 都小小的 很像男人的囊笣(睪丸) 因此漢人稱這種柑仔為( 柑仔囊)
由於當時漢人經常與土著廝殺 互有傷亡 因此就罵原住民為( 柑仔囊) 這是非良性的用語
是一種辱稱 歷經300年 大家變成同胞 也稿不清楚( 柑仔囊)是啥 一些文史工作者也不知其意 就將( 柑仔囊) 音譯為(噶瑪蘭) 有些原住民就以為自己是(噶瑪蘭)族 忘了祖靈的傷痛
以上純屬文史性研討 不喜歡者請勿介意 就如同本人另一篇文章(拒絕再唱丟丟銅)一樣 不任同者 請繼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