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季裡,逡巡走在彼此的跫音,我們都是,渴求頻率的鯨。
為了那一刻的共振,我吟唱著,低聲地、你細讀著,寬闊地。
雨季適合狂奔,踩上泥濘,
淋一場名為思念,熱烈炙人的雨,步上悠然的夜曲;
雨季適合書寫,三坪內空曠,足以容納思念的翻倒,
除濕機的悶哼搔癢著記憶,在雷雨來臨之前,將一切反鎖於外。
然後,安全地進入一場,最深遂的睡眠。
蟄伏於我們的睡眼,微光自雲層縫隙之間,照進大地。
如同某日清晨醒來,一場被稀釋得模糊的夢。平靜、透明、釋然,
房間裡,剛下過一場雨。
”
《房間裡的雨季》是一份以「水」為出發的創作計劃,會分三階段的華語創作去完整它,以水的流動場域切成三個篇章——「雨水」、「溪流」、「海洋」,分別為〈青色的雨打破我〉、〈時間與夢〉、〈20240419〉、〈蔚藍的心〉
「房間」是私密而讓情感安放的。它可大可小,可擴張到任何個人私密感的延伸於世界,可以是個人保護色,之於自己,是個人創作的情感寄託。
「雨季」則一直給我一種特殊的體感——雨季裡的悲傷是靜靜附著在身上的粘膩濕氣,但不似傾盆大雨擁有侵略性。
人常常是學習著壓抑,避免過度張揚所有情緒,與輕微不適卻揮之不去的思念共存,如電影《2046》中一句說的:「所有記憶都是潮濕的。」
...查看更多 收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