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創音樂人
Bunga Dessri Nur Ghaliyah(印尼)
Dinar Rizkianti(印尼)
巴賴Balai&GAGA樂團(臺灣)
🎶創作理念:
《Agogo Party》這首歌的靈感,來自我親身參與與觀察台灣的「農曆七月」習俗,也就是俗稱的鬼月或中元節。傳說在這段時間,陰間的門會打開,祖先與孤魂可以回到人間。這個儀式充滿了象徵、音樂、供品與社會規範,維繫著有形與無形世界的平衡。
歌詞中最核心的詞是「Yawyaw」,這是一個特意創造、沒有固定意義的詞。它打破了語言與文化的界線,讓歌曲能超越單一文化的框架,同時仍能承載多層次的意涵。「Yawyaw」也可以理解為「渴望」——不只是對食物的飢渴,也包含對知識、經驗與連結的渴望。在許多文化中,共食是人與人之間聯繫、慶祝與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因此歌曲中的「飢渴」具有具體與象徵雙重意義,將儀式背景與人類共通經驗連結起來。
樂器的選擇也蘊含深意。我們使用了印尼的 dangdut 音樂裡的標誌性樂器 tabla,象徵印尼的音樂身份;巴里島笛(suling)帶來傳統印尼的聲音;吉他則象徵更新與合作,展現傳統與現代表達的融合。此外,歌中還加入了台灣原住民的吟唱,使歌曲更貼近在地,也增添了靈性氣息,強化與農曆七月的連結。
這首歌最特別的是它歡快、俏皮的氛圍。人聲刻意模仿孩童唱歌的方式,營造輕鬆、喜悅的感受。我們希望將文化、祖先與靈界的連結呈現為一種愉快的經驗,而非恐懼,強調人與靈、知識與共享經驗之間也可以是正面、生動且充滿歡樂的。樂器與人聲的結合,創造出一種集體慶典的感覺,音樂成為人、祖先與宇宙之間的橋樑。
《Agogo Party》不只是好聽的歌曲,它向祖先與文化傳承致敬,也象徵我們與宇宙及萬靈的緊密連結,提醒人與祖先、無形世界之間不曾中斷的關係。透過音樂、歌詞、節奏與聲音,歌曲邀請聽眾感受集體的喜悅、好奇心與靈性的慶典,超越文化與地理的界限。
透過《Agogo Party》,我們希望聽眾不只享受音樂,更能感受到每個聲音、節奏與歌詞裡,隱含的靈性、文化與情感。這首歌是傳統與現代、人與靈、在地音樂與全球經驗之間的橋樑,也是一場關於喜悅、好奇心與連結的慶典。
註:“Agogo”一詞源於巴賴Balai與Riga帶著Bunga於台東市區散步時,適逢中元普渡,與街上民眾閒聊時,民眾說孤魂野鬼是Agogo,唸起來時聲音感覺很Happy、有趣,所以Bunga和Riga覺得台灣農曆七月是Agogo的Party時間。
作曲:Dinar Rizkianti
意象發想:Bunga Dessri Nur Ghaliyah,Riga
編曲:Dinar Rizkianti, 巴賴Balai,Bunga Dessri Nur Ghaliyah,gaga( Riga,ICE)
PGM製作:Dinar Rizkianti,巴賴Balai
PGM混音:巴賴Balai
演奏:
Bunga:傳統吟唱、巴里島笛suling、傳統樂器”Hatong”
Dinar:現代人聲、PGM
Riga:人聲演唱
巴賴Balai:吟唱、電吉他、貝斯(錄音)、音效呈現
ICE:電吉他
這是沒有提供歌詞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