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整張Demo最早的作品,編曲形式與創作理念皆參考自中國民謠歌手李志的『熱河』,我喜歡他平鋪直述的音樂。 三峽跟所有我見過的城市一樣,復興路一分為二,北大與老城區,富有的人住在高樓大廈、貧窮的人住在街頭巷尾。我大學的生活基本上處在這兩者的夾縫中,一半坐在教室裡,看著西裝筆挺的教授講述法學概念與實務,一半坐在清水街喝咖啡,看演奏口琴或薩克斯風的老人、一些外籍看護工和他們照顧的失能長者,夕陽總在巨大醜陋的廣告看板後落下,他們比起北大的人們行走的更為和緩。 延續著【Intro】中龍埔里的抗爭,從農改場、國家教育研究院、臺北大學、龍埔路、到三鶯部落乃至近年的三鶯捷運,三峽經過了各種不同的徵收與都更,發展、文明,「復興」這條路,從歷史上來看已經區隔開得利者和非得利者,未來,它究竟要將我們帶到哪裡呢? 關於三峽我知道的其實非常少,亮亮和乖乖是朋友的孩子,希望他們平安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