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YT MV https://youtu.be/iyGIw-Vct8M
本次對談圍繞著一份特殊資料展開,這份資料記錄了一位攝影師「阿宏」在 2019 年拍攝台灣首批合法同婚婚禮的經歷。故事的關鍵在於,婚禮中的一位新娘竟然是阿宏 15 年前在美濃認識、曾讓他的心泛起漣漪的女孩。
核心觀點如下:
個人記憶與時代洪流的交會: 這個故事最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它巧妙地將個人的青春回憶、情感波動,與台灣社會兩個重要的歷史變遷(同性婚姻合法化、美濃菸葉產業的沒落)緊密地連結在一起。阿宏在一個歷史性的婚禮現場,遇到了來自他個人歷史中的重要人物,這種巧合極具戲劇性。
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里程碑: 故事發生的時間點(2019 年 5 月 17 日)正是台灣同性婚姻專法通過並生效的日子。阿宏拍攝的這場婚禮,不僅是一對伴侶的喜事,更是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地區的歷史性時刻。這段從大法官釋憲到立法的過程,展現了台灣社會在性別平權議題上的進步與努力。
美濃菸葉產業的消逝: 15 年前,阿宏受邀到美濃,記錄當時仍是重要經濟支柱的菸葉產業(特別是「彩菸」及「菸樓」)。美濃曾因菸葉收入供許多子弟讀書而被稱為「博士村」,但隨著台灣加入 WTO,菸業迅速衰退。阿宏當年的記錄,無意中成為了一個時代產業和文化的「最後身影」。
青春情感與不同的人生選擇: 故事觸及了青春時期曖昧或未能實現的情感。看到曾經喜歡的人走向「不同的幸福」(與另一位女性結婚),這種情況在同婚合法化的背景下,被賦予了更複雜和深刻的意義。這不僅是個人情感的失落或釋懷,也引發了對生命不同選擇、社會進步與個人際遇的思考。
物件與符號的意義: 對談中特別提到阿宏 15 年前送給女孩一本名為《雙囍》的攝影集,記錄的是傳統婚禮。多年後,他親手拍攝她的同性婚禮「喜事」,這本書和這個詞「雙囍」在不同時空下,對比出時代變遷與個人命運的奇妙呼應,彷彿是一種「跨越時空的對話」。
個人在歷史中的位置: 故事啟發人們思考,每一個看似平凡的個人生命故事,都可能在不經意間,成為更廣闊歷史畫卷中的一部分,像一個註腳,與時代的進程緊密相連。
總結來說,這份資料不僅是一個關於婚禮和回憶的個人故事,它是一個微觀視角,通過個人的經歷、情感和行動,映照出台灣社會在性別平權、產業變遷等層面的宏觀歷史轉折,充滿了情感深度與時代厚度。
歡迎加入資料探索。今天來看你分享資料。裡面故事超觸動人心耶。
想像一下,2019年5月,台灣同婚剛合法化不久。
有個攝影師阿鴻,記錄一場歷史性同志婚禮。
這記錄很不一樣。
鏡頭下穿白紗新娘,竟是阿鴻15年前美濃認識、有點心動的女孩。
哇,這資訊量有點大。
這份資料這麼有趣,不只有阿鴻故事,還有歷史背景。
像台灣同婚怎麼過啊,美濃菸葉起起落落啊。
甚至有一首歌,鳥巢AI藝術學園頻道找到,根據這故事寫的。
真的假的,還有歌,太酷了吧!
酷哦。
這是故事最揪心地方吧,以前可能有感覺對象,結果現在你在拍他婚禮,是跟另個女生婚禮。
對,走向不同幸福。
所以這次就跟著阿鴻視角,回到15年前美濃,感受那種青春記憶跟這婚禮交織出來的複雜滋味。
嗯,Bittersweet感覺。
是啊,同時看看,這種個人故事怎麼剛好映照出台灣大時代變化。
好,那就開始吧。
故事從2019年5月17號開始的嗎?
嗯哼,阿鴻接到拍攝工作,記錄台灣第一批合法同婚伴侶,是一對女同志。
看著他們交換戒指,發現其中一位就是那個他。
就是那個他,15年前資料形容笑聲爽朗、落落大方,從美濃來女孩。
光想那畫面,阿鴻心裡一定五味雜陳。
真的,那衝擊感看文字都感覺得到。
這時間點,2019年5月17號本身就超有意義的。
對,法律通過那天嘛。
沒錯。
想像,從2017大法官解釋,民法沒保障同婚違憲,要求兩年內修法,經歷多少社會討論、公投、立法角力啊。
最後立法院就在那天,5月17號,三讀通過那實行法。
讓台灣變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地方。
阿鴻記錄的不只是婚禮,是記錄個歷史轉捩點。
這歷史竟跟他個人過去這種方式連一起。
對,這就是資料最好玩地方,時代這種偶然。
好像重新定義了或是給了他個人記憶裡有點遺憾部分新的註解。
好,我們跟著阿鴻,哎,思緒回到15年前。
大概2004年左右。
那時女孩邀請阿鴻去老家美濃,說要記錄快消失形象,叫做彩煙。
哦採菸葉。
那時美濃,菸草還是超重要經濟來源。
聽說叫教育之母。
沒錯,很多客家子弟靠家裡種煙收入去讀書。
所以美濃才有博士村稱號。
資料有照片,綠油油的煙田,還有特別的煙樓。對對對,煙樓。
是的,菸業深深影響美濃社會。
像大家庭啊,客家人那交工文化。
交工互相幫忙嗎?
對,換工啊,農忙時期大家互相支援。
像故事背景講的,台灣入WTO後,公賣局不簽約了。菸業就 就快速沒落了。
就快速沒落了。
阿鴻當時記錄的,不只是農村景象,他記錄的是個時代產業最後身影,個正在變遷文化地景。
哇,那聽起來,那次美濃行對阿鴻一定更特別了。
絕對是,那段時間他們一起去了美濃很多地方嘛。
對啊,資料有提到。
像中正湖,看水面倒影,可能還打打鬧鬧。去敬字亭,聽女孩說客家人對文字尊重。
還有黃蝶翠谷,歌詞劇本寫到看黃蝶飛舞,她回頭一笑,哇,這畫面感。
很有青春電影感覺哦。
還一起去莊頭伯公廟拜拜許願。
這些細節讓那段回憶變得生動。
充滿那種年輕氣息,有點淡淡曖昧。
然後,有個細節我覺得超有趣的。
那晚三合院外面看星,阿鴻送女孩一本書。
送書,送什麼書?
是張乾琦老師攝影集雙囍。
雙囍?就那紅色囍字疊一起那囍。
那本書記錄都是傳統婚禮影像。
想像看這書名。
對照15年後,阿鴻親手拍他跟另一個女生的喜事。
這禮物根本是跨越時空對話嘛。
是不是,像預言,或很有意思對照,讓那段可能沒說出口曖昧,在同婚合法新歷史脈絡下,有了更複雜味道。
所以啊,可以想像阿鴻2019年重新拿起相機,對焦這既熟悉又有點陌生新娘時,心情超複雜。
對,肯定百感交集。
像他旁白說的,有些回憶不退色,像老照片,雖泛黃,卻永遠留心裡某角落。
看以前喜歡過人走向不同幸福,這幸福還是台灣社會進步象徵。
這是個人記憶跟大時代洪流交會最好例子了。
這故事也讓我們想,記憶是什麼?時間怎麼改變人跟地方?
15年前,阿鴻伯公廟許了望聞。
15年後,在意想不到場合回想當年,而他回憶裡笑容已走向另一個未來。
嗯,這裡面可能有遺憾,可能有失落。
可能有。
但如果放同婚合法這背景下看,哎,好像又多一層,對生命不同選擇的尊重祝福。
沒錯,社會進步好像回過頭來給了個人過往經歷,新的更寬廣詮釋空間。
是這個意思。
所以你看,這故事從同婚記錄開始,帶我們回顧藏心裡情感,看到美濃菸葉興衰,還摸到台灣社會變遷脈絡。
對你來說啊,聽完這故事,最讓你打動是哪個部分呢?
是沒說出口的青春情感嗎?
還是那煙田消失代表的時代過去?
或是說,哎,個人命運竟這麼巧被捲進歷史時刻那奇妙感。
覺得可能更深一層想,這故事好像提醒我們,我們每個人生命故事看似平凡,不知不覺中就變成某個更大歷史一部分。
哦,像個註腳一樣。
對,就像阿鴻送那本雙囍,本來記錄別人故事,結果到最後他自己按下快門那刻,哎,他個人故事也跟這對新人跟台灣平權歷史緊緊綁一起了。
這想法蠻好的。
那麼故事聽完,我們來聽歌吧。
歌曲開始
歌曲結束